人物生平
趙美人,是漢高祖的小兒子淮南厲王劉長的生母,曾是趙王張敖的妃嬪。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從東垣縣經(jīng)過趙國,趙王把厲王的母親獻(xiàn)給他。她受到皇上寵幸,懷下身孕。從此趙王張敖不敢讓她住在宮內(nèi),為她另建外宮居住。
次年趙相貫高等人在柏人縣謀弒高祖的事情被朝廷發(fā)覺,趙王也一并被捕獲罪,他的母親、兄弟和妃嬪悉遭拘捕,囚入河內(nèi)郡官府。厲王母親在囚禁中對獄吏說:“我受到皇上寵幸,已有身孕。”獄吏如實(shí)稟報,皇上正因趙王的事氣惱,沒有理會厲王母親的申訴。厲王母親的弟弟趙兼拜托辟陽侯審食其告知呂后,呂后妒嫉,不肯向皇上進(jìn)言求情,辟陽侯便不再盡力相勸。厲王母親生下王后,心中怨恨而自殺。獄吏抱著厲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下令呂后收養(yǎng)他,并在真定縣安葬了厲王的母親。真定是厲王母親的故鄉(xiāng),她的祖輩就居住在那里。
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布謀反,皇上遂立兒子劉長為淮南王,讓他掌管昔日黥布領(lǐng)屬的四郡封地;噬嫌H自率軍出征,剿滅了黥布,于是厲王即淮南王位。
厲王自幼喪母,一直依附呂后長大,因此孝惠帝和呂后當(dāng)政時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禍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陽侯而不敢發(fā)作。
至孝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視與皇上關(guān)系最親,驕橫不遜,一再違法亂紀(jì)。皇上念及手足親情,時常寬容赦免他的過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國入朝,態(tài)度甚為傲慢。他跟隨皇上到御苑打獵,和皇上同乘一輛車駕,還常常稱呼皇上為“大哥”。厲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奮力舉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陽侯府上求見。辟陽侯出來見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捶擊辟陽侯,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事后厲王馳馬奔至宮中,向皇上袒身謝罪道:我母親本不該因趙國謀反事獲罪,那時辟陽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呂后的幫助,但他不力爭,這是第一樁罪;趙王如意母子無罪,呂后蓄意殺害他們,而辟陽侯不盡力勸阻,這是第二樁罪;呂后封呂家親戚為王,意欲危奪劉氏天下,辟陽侯不挺身抗?fàn),這是第三樁罪。我為天下人殺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陽侯,為母親報了仇,特來朝中跪伏請罪!被噬习憛柾醯男脑,出于手足親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
家庭成員
丈夫:趙王張敖、漢高帝劉邦
兒子:淮南王劉長
孫子:淮南王劉安、濟(jì)北貞王劉勃、衡山王劉賜、東成侯劉良
文獻(xiàn)記載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淮南厲王長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高祖八年,從東垣過趙,趙王獻(xiàn)之美人。厲王母得幸焉,有身。趙王敖弗敢內(nèi)宮,為筑外宮而舍之。及貫高等謀反柏人事發(fā)覺,并逮治王,盡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內(nèi)。厲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崩粢月勆,上方怒趙王,未理厲王母。厲王母弟趙兼因辟陽侯言呂后,呂后妒,弗肯白,辟陽侯不彊爭。及厲王母已生厲王,恚,即自殺。吏奉厲王詣上,上悔,令呂后母之,而葬厲王母真定。真定,厲王母之家在焉,父世縣也。
《漢書·淮南衡山濟(jì)北王傳》:淮南厲王長,高帝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高帝八年,從東垣過趙,趙王獻(xiàn)美人,厲王母也,幸,有身。趙王不敢內(nèi)宮,為筑外宮舍之。及貫高等謀反事覺,并逮治王,盡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內(nèi)。厲王母亦系,告吏曰:“日得幸上,有子!崩粢月,上方怒趙,未及理厲王母。厲王母弟趙兼因辟陽侯言呂后,呂后妒,不肯白,辟陽侯不強(qiáng)爭。厲王母已生厲生,恚,即自殺。吏奉厲王詣上,上悔,令呂后母之,而葬其母真定。真定,厲王母家縣也。
《堯山堂外紀(jì)·卷三·漢》:厲王長母趙氏女,為趙王張敖美人。高帝討韓信,還過趙,趙王獻(xiàn)美女,趙氏女得幸,有身。趙王不敢內(nèi)之于宮,為筑舍于外。及貫高等謀反,發(fā)覺,并逮治王,趙美人亦坐系吏,以其得幸有身聞上,上方怒趙王,未理。美人弟兼因辟陽侯審食其言之呂后,呂后妒,弗肯白。及美人生男,恚而自殺。吏奉男詣上,上悔之,封以為淮南五。王早失母,附呂后,而常怨食其,以為不強(qiáng)爭之,使其母恨而死。文帝即位,王驕蹇不奉法。三年入朝,往見食其,自袖鐵椎椎殺之,馳走闕下,肉袒謝罪。上傷其志,為親赦弗治。
《全后漢文·卷八十七》:趙氏女,為趙王張敖美人。高皇帝七年,討韓信于銅□,信亡走匈奴,上遂北至樓煩。還過趙,不禮趙王。趙王獻(xiàn)美女趙氏女,得幸,有身。趙王不敢內(nèi)之于宮,為筑舍于外。及貫高等謀反發(fā)覺,并逮治王,盡收王家及美人,趙氏女亦與焉。吏以得幸有身聞上,上方怒趙王,未理也。趙美人弟兼因辟陽侯審食其言之呂后,呂后不肯白,辟陽侯亦不強(qiáng)爭。及趙美人生男,恚而自殺。吏奉男詣上,上命呂后母之,封為淮南王。暨孝文皇帝即位,長弟上書愿相見,詔至長安。日從游宴,驕蹇如家人兄弟。怨辟陽侯不爭其母于呂后,因椎殺之,上非之。肉袒北闕謝罪,奪四縣,還歸國。
歷史評價
胡宏《知言·復(fù)義》:宋癸酉歲,有士嘆曰:嗚呼,天乎!使陸生有是對而漢祖用其言,則必六宮有制,嫡庶有辨,教養(yǎng)子弟有法,后夫人嬪婦各得其所矣。又安有戚夫人為人彘,張美人(即趙王張敖美人)以恨死,趙王如意以酖死,淮陽王友以餓死,梁王恢以殺死,燕王建絕嗣,山朝武彊不疑,幾于亂姓之事哉?又安有審食其入于死誅不赦之罪,而呂氏至于族滅,后世世有外戚之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