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超公出生于福建建寧,生平遵循“永不仕元”的祖訓(xùn),在鄉(xiāng)間以耕讀著述名世,元末朱元璋廣招天下賢士,受名仕舉薦,40多歲的超公,投入朱元璋部的幕下,舉家從福建建寧遷居浙江余姚縣城(朱元璋的根據(jù)地)。
歷史信息
1368年明朝立國,50多歲的超公官任給事,職責(zé)是規(guī)諫君主、監(jiān)察百官、稽查公文;1369年陞吏部左侍郎(簡稱“少宰”,正三品),主管官吏任免、考課、升降、調(diào)動等事。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遣湯和、傅友德等領(lǐng)兵征蜀,官任吏部左侍郎的超公,因運糧不繼,黜職歸田,1371年年末由浙江余姚遷江西建昌府廣昌縣屯上開居。
去世于永樂3年(1405年)89歲。死后葬廣昌來虎坪,超公第八個兒子,壽八公遷龍川上坪后,就和三兒子壽三公在(黃田河邊謝屋)一起選的寶地,把超公遷葬到龍川山池水口,獅子望江形。
文申公墓園謝公墓園
超公墓乃風(fēng)水寶地,庇護謝氏后裔枝繁葉茂,人口眾多,流傳甚廣,能人輩出,子孫孝賢,各領(lǐng)風(fēng)騷。墓時日已久,歷經(jīng)六百余年風(fēng)雨飄搖,飽經(jīng)滄桑,年久失修,斷壁殘垣,墳前雜草叢生,地域狹窄,不利謝氏族后輩瞻仰和祭祀。2012年10月底由各地文申公后裔自主發(fā)起,成立重修謝氏超公墓籌備小組,經(jīng)過了兩年的艱辛努力,各地文申公后裔的大力鼎助,文申公墓地與2014年9月底墓地第一期全面竣工,2014年10月1號竣工暨祭祖典禮順利召開。
家庭背景
父親
謝熙之(1267-1343)遵循父親遺訓(xùn),公素性好學(xué),府縣屢聘不出,割席自甘,旌匾曰:“忠孝格天”。
爺爺
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信州弋陽(今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詩文豪邁奇絕,自成一家。擔(dān)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xué)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lǐng)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兒子
謝壽一:字九崇,號伯鳳,居福建,進士咸安宮教習(xí),期滿後授江西隆安縣知縣,陛河南陳州府知府。后裔居福建、廣西、江西等地。
謝壽二:字九嵿,居福建,監(jiān)生,恩授儒官。
謝壽三:字九峻,居廣東惠州府連平縣(有說龍川山池)。
謝壽四:字九岳,居江西新建縣,歲貢,任太和縣教諭生。
謝壽五:字九巍,號宗英,居江西廣昌縣,監(jiān)生,考授縣承。
謝壽六:字九峩,居程鄉(xiāng)(嘉應(yīng)州)。
謝壽七:字九薿,居江西長寧(尋烏)縣南橋羅陂。
謝壽八:字九巋,號伯瑾,居廣東惠州府龍川上坪、山池。
謝壽九:字九昆,居浙江紹興府馀桃縣。
謝壽十:字九侖,居浙江紹興府馀桃縣,明進士,欽點工部云南清史司主事,生五子,漢聰?shù)取?/p>
謝壽美:字九峯,居江西新建縣,監(jiān)生,任山東歷城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