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
《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八》
皇第二女封德康公主制紹圣三年五月辛卯滿月
朕嗣有令緒。獲承至尊。先正其身。以迪家人之吉。乃安斯寢。繼膺女子之祥。敷錫寵名。誕揚休命。皇第二女、英華秀出。婉孌性成。天實祐于皇枝。人聿懷于邦慶。載震載夙。既逾彌月之期。克岐克嶷。將兆成人之美。諏辰協(xié)吉。若古有章。申之以父子之至恩。主之以公侯之同姓。是基王化。式厚人倫。于戲。禮以待年。雖未筑魯侯之館。風(fēng)將正始。庶克紹平王之孫。其對揚于殊休。以永綏于多福?商胤德康公主。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
。。。。。。
德康公主進封榮國公主制二十九日丙申
門下。朕嗣無疆之大歷。宣列圣之重光。方謹(jǐn)始以承祧。顧敦宗之有典。誕揚明命。申錫懿親。德康公主、岐嶷生知。柔嘉日茂。永懷先后。遽罹罔極之憂。肆予沖人。敢后有先之義。用篤因心之友。是增慈幼之情。錫以命書。胙之封國。于戲。莫遠具爾。重念前人之休。從而進之。示敦猶子之愛。往綏爾祿。遹觀厥成?。
《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九》
瀛國公主特進封陳國公主制大觀四年(1110年)三月四日
門下。朕誕膺景命。祗紹寶圖。永懷天顯之親。惇敘人倫之本。眷言懿主。鐘愛泰陵。念女子之有行。雖王姬而下嫁。宜崇異數(shù)。用粲至恩。敷告治廷。肆揚贊冊。瀛國公主、仙源毓粹。寶婺分輝。聰惠敏明。稟天姿而特異。婉柔端靜。在姆教而弗煩。動遵圖史之規(guī)。居飭組紃之習(xí)。方迨及笄之茂。將從外館之歸。是用易河間之□□。啟□陽之新壤。亞于正后之等。主以上公之尊!酢酢踔纬。□大易之元吉。以合二姓之好。以基萬化之源。于戲。遠監(jiān)周詩。匪專榮于車服。近觀唐戒。亦成美于家邦。往懋肅雍。永綏壽嘏。可。
。。。。。。
陳國公主特改封淑和帝姬制
門下。朕若古猷訓(xùn)。因時緝熙。眷□帝子之疏封。尚繄侯邦之筑館。肆遵先志。聿新一代之規(guī)。肇舉嘉稱。用亶群工之聽。陳國公主、柔良自度。淑慎有儀。席慶皇闈。迺哲宗之愛女。言歸甲族。疏沁水之新封。屬誕正于前彝。宜申加于異數(shù)。式昭懿行。僉穆師言。于戲。按實定名。允協(xié)邦圖之永。因心則友。彌敦天顯之恭。祗服龍光。永孚燕譽。可。
《宋會要輯稿.帝系八》:
“哲宗四女。
陳國公主,紹圣三年五月封德康公主。
元符三年二月(追)[進]封榮國。
大觀二年二月,封瀛國。四年二月,降左衛(wèi)將軍石端禮,封陳國。
政和三年閏四月,改封淑和帝姬。
政和七年七月薨,追封靖懿帝姬。
高宗建炎元年八月十九日,詔靖懿帝姬依舊改封陳國長公主,從駙馬都尉石端禮之請也。”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
“陳國公主,始封德康公主,進瀛國、榮國。大觀四年,下嫁石端禮,徙陳國。改淑和帝姬。政和七年薨。
家庭成員
父親宋哲宗趙煦
駙馬石端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