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品
1951年開始發(fā)表詩作,先后寫詩千余首。主要詩集有《布谷鳥》、《沂蒙贊》、《握緊武器》(與苗得雨合集)、《從荊河到沂河》、《第一支歌》、《報春集》(與孔林合集)等。成名作和代表作有《魯南人》、《山藤》、《選拔記》、《元帥山》、《沂蒙贊》、《蒙山雨》、《幸福槐》等。其中《蒙山雨》先后被《中國文學(xué)》雜志英文版、法文版翻譯轉(zhuǎn)載。
人物生平
閻一強,父閻存齋,“七七”事變前,
在本縣任教。因拒不事敵,被日軍殺害。1939年一強隨母陳素卿逃至河北故城外祖家居住。
1942年大旱,又隨母流落唐山,依靠其母當教師的薄薪糊口度日。
1947年母子同返早已解放的故鄉(xiāng),過上安定生活。一強小學(xué)畢業(yè)后,在家勞動一年。
1949年春,考入渤海第二中學(xué)。同年7月,參加濼北文工團任演員,后轉(zhuǎn)入德州專區(qū)文工團。
1952年文工團撤銷,分配到樂陵縣文化館工作。不久,調(diào)山東文聯(lián)《山東文藝》編輯部任創(chuàng)作員。
1957年調(diào)《大眾日報》編輯部任文藝副刊編輯,直至病故。
?
閻一強從1951年起開始發(fā)表詩作。
196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山東分會。
他先后寫詩千余首。他的詩集主要有:《布谷鳥》(1959年,山東人民出版社)、《沂蒙贊》( 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與苗得雨的詩合集有《緊握武器》(1955年,山東人民出 版社)、《從荊河到沂河》(1957年,新文藝出版社)、《第一支歌》(1957年,作家出版社),與孔林的詩合集有《報春集》(1964年,山東人民出版社)。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有《魯南人》、《山藤》、《選拔記》、《元帥山》、《沂蒙贊》、《蒙山雨》和《幸;薄返取F渲小睹缮接辍废群蟊弧吨袊膶W(xué)》雜志英文版和法文版翻譯轉(zhuǎn)載 。《中國文學(xué)家辭典》第一分冊,為閻一強編寫了中等條目,對其評價是:“熱愛農(nóng)村生活,詩多取材于農(nóng)村現(xiàn)實,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歌頌社會主義農(nóng)村的新人新事新風尚,反映出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他的詩形象鮮明,生活氣息濃郁,語言活潑幽默,具有個人的風格。還善于從中國古典詩詞和民歌中吸取營養(yǎng),在新詩的民族化、大眾化方面做出了成績”。閻一強多年來刻苦學(xué)習,勤奮工作,以至積勞成疾。
1974年3月31日,因病救治無效而與世長辭,終年僅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