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徐增全教授1951年進入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預科學習俄語,1957年本科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系。
徐增全教授1958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博士學位。他本人感到,在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得到的基礎知識和專業(yè)訓練,使他能夠在美國繼續(xù)完成研究生學習和從事專業(yè)工作。
徐增全教授1962~1968年在美國普特蘭水泥協(xié)會結構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隨后,在美國 邁阿密大學從事教學工作,1973年始任終身教授,1974~1978年任該校土木工程系系主任。1980~1984年徐增全教授在 美國休斯頓大學任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系系主任。由于多年來成績卓著,徐增全教授在該校工學院創(chuàng)建的足尺結構實驗室于2002年被命名為“徐增全結構研究實驗室”。2005年徐增全教授暨夫人贈款為休斯頓大學工學院建立了“徐增全-林慧年杰出教師獎勵基金”。
突出貢獻
徐增全教授專長于混凝土結構工程及材料的研究。他最早觀測了混凝土內的微裂縫,并論述了微裂現(xiàn)象與混凝土性能的相關性。他在混凝土疲勞和纖維混凝土方面的研究,使得混凝土的特性可以用微觀機理來解釋。他通過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剪切和扭轉性能的權威性研究,建立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統(tǒng)一理論”,對混凝土結構及其抗震設計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徐增全教授還為美國40多項重要結構工程擔任過高級技術顧問。
徐增全教授是150多篇技術論文和兩本著作《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扭轉》(1984年)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統(tǒng)一理論》(1993年)的作者。由于出色的成果,他在1965年被美國混凝土協(xié)會(ACI)授予WasonMedal獎,在1969年獲得美國工程教育工作者協(xié)會(ASEE)科學研究獎,在1974年獲得 美國土木工程協(xié)會(ASCE)Huber土木工程研究獎,在1990年榮獲美國混凝土協(xié)會(ACI)Anderson大獎。徐增全教授還獲得了休斯頓大學多項杰出教學和科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