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潘廷逢生于河靜省的一個官宦家庭,1877年,他維持了祖先的傳統(tǒng),在阮朝的科舉考試中考取狀元。潘廷逢迅速冒起,并因他的正直和對腐敗不妥協(xié)的姿態(tài)而聲名大噪。不久,潘廷逢被嗣德帝任命為御史,并允許他批評官吏甚至皇帝。潘廷逢為人清廉正直,調(diào)查并撤除了許多無能和腐敗的官員。
嗣德帝駕崩后,潘廷逢幾乎在皇室權(quán)力爭奪間喪生。攝政的大臣尊室說無視嗣德帝遺詔,在一年多的時間內(nèi),接連廢除和殺死三個皇帝。潘廷逢因為反對尊室說的舉動,被剝奪榮譽和短暫監(jiān)禁,之后便被放逐到他的家鄉(xiāng)。 此時,法國早已征服了越南并使她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份。潘廷逢與尊室說一起,組織起義軍參加勤王運動,意圖把法國人逐出越南。他們立了仍是一名男孩的咸宜帝為帝,作為已獨立的越南的象征。這次運動延續(xù)了三年,直至1888年,法國擄獲了咸宜帝并把他放逐到阿爾及利亞,運動才結(jié)束。
潘廷逢和他的副將高勝繼續(xù)他們的游擊戰(zhàn),并發(fā)展間諜網(wǎng)、基地和小武器工廠。 然而,高勝在1893年末一次戰(zhàn)斗中被殺害。長達十年的斗爭最終使潘廷逢的實力耗盡,他在被法國人包圍時死去。
很長時間以來法國聲稱潘廷逢死于痢疾。但越南聲稱潘廷逢是英勇戰(zhàn)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