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郭一裕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清朝
籍貫:湖北漢陽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個人簡介
郭一裕,清朝湖北漢陽人。
雍正初年,以買官擔(dān)任知縣,擔(dān)任江南清河知縣。
不久遷任山西知府。乾隆年間,擢拔為云南巡撫。
乾隆二十二年,一裕向云貴總督恒文建議制造一金爐上貢,恒文不敢不答應(yīng)。恒文派人前往民間,以賤價收購黃金,“私飽已囊,籃簋不飭!惫辉D耸枸篮阄呢澪,列款五罪。乾隆下令刑部尚書劉統(tǒng)勛與貴州巡撫定長審查,證實(shí)情節(jié)屬實(shí)。
皇帝賜恒文自盡,郭一裕被發(fā)往軍臺,云南布政使、云南按察使一并被革職,史稱金爐案。后,準(zhǔn)以輸金贖罪,授河南按察使。
?
郭姓起源
一、“禹乘二龍,郭支之馭”,相傳大禹有兩個護(hù)衛(wèi)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們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人。《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見《抱樸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jīng)》,此郭氏之始。"這么說來,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
二、以居處為氏。拒《風(fēng)俗通義》上記載:"氏于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郭,字義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為氏。在中國大多數(shù)的姓姓起源中,這種現(xiàn)象是比較少的。
三、來自炎黃,出自姬姓,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為黃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時封文王弟虢叔(一說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說虢叔)于東虢。周平王時,鄭武公功滅鄶和東虢,建立鄭國,都今河南新鄭,此時平王也不得不認(rèn)可,并名正言順地將虢叔之地分封給鄭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國,從楚莊王時起不斷發(fā)動對周的戰(zhàn)爭,兼并了周圍許多國家。被分封給鄭國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序封于陽曲作為補(bǔ)救。由此,號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稱"郭公",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稱成虢,在西周滅亡之后,也向東遷移,建都上陽,史稱南虢。后被晉國所滅。西虢東遷時,還有虢國支族留居原地,史稱小虢。后被秦所滅。這些虢國的后代,均以郭為姓。
四、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納,后冒姓郭氏;后晉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漢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隨母適郭氏,故改姓郭。
五、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