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黃友謀(1909—1988),梅城下市角人,早年在學藝中學畢業(yè),1927年到日本留學,1937年畢業(yè)于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獲學士學位,后進研究院,專攻原子物理學;貒螅趶V州勷勤大學任教。廣州淪陷,勷大教育學院于1939年冬改為省立文理學院,遷校于粵北連縣東陂,他任該院理化系教授兼主任。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文理學院遷回廣州。1946年4月,文理學院學生參加反內戰(zhàn),反饑餓斗爭。黃友謀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利用院方委托“調解”的身份,支持學生的正義行動,堅決拒絕院方先行復課的無理要求,迫使學院當局接受學生提出的合理條件。最后,院方撤消對學生聚會、言論出版自由的限制。
1947年秋,臺灣各企事業(yè)單位正在從日本人手中逐步接管。臺灣的氣象局及所屬的氣象臺,因是太平洋臺風觀測的重要機構,須有專門人才接管,國民政府幾經物色,后由國際科研機構舉薦,延請黃友謀出任。黃友謀剛在休假期間,便赴臺擔任了一年的氣象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黃友謀擔任廣東文理學院臨時院務委員會主任。院校調整后改為華南師范學院,先后任教務處長、副院長、代院長。1965年4月調任暨南大學副校長。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他遭受迫害,在暨大受隔離審查,歷時一年多。在這期間黃友謀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精神和疾病的折磨。1969年2月后,又堅持工作。1978年,年屆古稀,仍以病殘的身體,堅持教學,直到1988年。這十年中,先后任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第五、六屆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主任和中央常委。十年來,以病殘的身體,不辭勞苦,經常到各地視察,為發(fā)展愛國統(tǒng)一大業(yè),竭盡全力。他生前曾發(fā)表過多篇論文和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他編寫的原子物理學被選為部頒大學教材,在幾十年的教學工作中為國家培養(yǎng)大批建設人才。在廣東科技結、教育界影響很大,深孚眾望。黃友謀在人生歷程中,幾十年來,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是中國共產黨親密戰(zhàn)友。于1988年7月9日在廣州病逝,終年80歲。
人物生平
1927年到日本留學,1937年畢業(yè)于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物理系,后進研究院;貒,在廣州襄勤大學任教。
1939年冬任廣東文理學院理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7年任臺灣氣象局局長。
1948年回廣東文理學院任教。
1950年1月至10月任廣東省立文理學院臨時院務委員會主任。
1950年10月至1951年9月任廣東文理學院院務委員會主任。
1951年6月至1952年6月任華南師范學院籌委會副主任。
1952年6月至1958年1月任華南師范學院副院長、教務長。
1958年1月至1959年3月任華南師范學院代院長。后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
1960年12月至1963年12月任廣東省第二屆政協(xié)副主席。
1963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廣東省第三屆政協(xié)副主席。
1965年4月任暨南大學副校長!拔幕蟾锩敝惺芷群。
1978年任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廣東分會理事長,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廣東省委主任委員。
1977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廣東省第四屆政協(xié)副主席。
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廣東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83年4月至1988年1月任廣東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是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人物逝世
1988年7月9日,在廣州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