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他主要與胡國柱、馬寶合作負責湖南--江西戰(zhàn)場指揮,雖然在湖南戰(zhàn)場先勝后敗,但是戰(zhàn)略眼光相當好,他的戰(zhàn)略眼光與郭壯圖的后勤內(nèi)政、吳應期的統(tǒng)軍待人并稱吳三桂失敗的三根柱子。時謀士方光琛密告吳三桂:“吳應期妄自尊大,夏國相輕浮淺露,此二人必不可重用!笔晖跗练荞R寶義子彩云,而夏國相貪其宅,吳三桂怒斥,尋令出兵澧州守萍鄉(xiāng);十五年夏國相駐袁、吉,扎萍鄉(xiāng),與韓大任不合,每計不從,知必敗。大任請分駐吉安,聲勢赫然,楚、豫震動。夏國相淫掠酗酒,歌童舞女,充刃營中。簡親王對壘半年,后伺夏隙,縱兵突擊,夏師皆覆,晝夜奔還。直接導致清軍可以順利的接管湖南腹地;昭武元年因吳三桂暴死,驚恐失錯未堅持將永興之敵消滅后再撤離,導致吳軍在三藩之變時消滅八旗一個方面軍的最好時機功敗垂成;洪化元年反對吳國貴北伐計劃,主張退守昆明;洪化二年率主力兵團圍魏救趙反攻四川,清國主力乘機將昆明合圍,世璠自殺。國柱窮迫自經(jīng),王緒焚死,寶與國相、王永清、江義、巴養(yǎng)元、王會、高起隆、張足法、李繼業(yè)等乞降,解京凌遲死,與高得捷形成對照。
人物生平
夏國相,早年生不逢時,空有一腔才華卻無從施展,后被吳三桂看中,成為吳三桂最得力的干將之一,1673年與馬寶、胡國柱等支持吳三桂反清。初,吳軍竟席卷大半個中國,天下震動,后清政府調(diào)重兵全力鎮(zhèn)壓叛亂,逐漸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吳三桂與清朝的戰(zhàn)爭打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3月吳三桂竟在湖南衡州(治今湖南衡陽)自稱皇帝,國號大周,改年號昭武,稱衡州為定天府,封了百官,造了新歷,匆匆搭起蘆舍幾百間,充作了朝房。這時本是季春的艷陽天,不料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竟把那朝房吹倒了一半,瓦上的黃漆也被大雨淋壞。吳三桂因此未免有些懊惱,但也只得潦草成禮,算是已經(jīng)做了大周皇帝。
迅即,吳三桂又調(diào)夏國相回到衡州,讓他做了宰相,命令胡國柱、馬寶為元帥,全力抵御清兵。這時清安親王岳樂已從江西進入湖南,其前鋒統(tǒng)領碩貸,竟將永興縣城一舉攻克。永興離衡州只有百余里,堪稱衡州的門戶。胡國柱和馬寶率軍冒死反撲了幾次,一連打了好幾個勝仗,但由于碩貸的頑強死守,一時未能攻下。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后,夏國相尊吳三桂遺命,派人連夜去云南迎接立三桂之孫吳世璠來到衡州即位稱帝。夏國相率領百官表示祝賀,商定第二年為洪化元年,隨即為吳三桂發(fā)喪。
清兵聽說吳三桂已死,人人思奮,個個圖功,一時千軍萬馬直逼衡州,無論你夏國相如何足智多謀,胡國柱和馬寶多么勇敢善戰(zhàn),最后也只得棄城逃走,湖南和四川相繼被清兵迎刃而下。
不久,清兵又進逼云南省城,夏國相、馬寶、胡國柱、郭仕圖等人明知滅亡不遠,只因身受遺命,以死相拼,到最后,兩邊幾乎是血肉相搏,持續(xù)了好幾個月。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中旬時,城中的糧食全部吃完,軍心有所動搖,南門守將方志球暗中與清將領蔡毓榮相通,放了清兵入城。胡國柱急忙前來阻攔,一炮飛來,正打中他的面頰,當即斃命。守將郭仕圖自殺。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懸梁自盡。夏國相乞降,后被凌遲處死。
吳三桂發(fā)動的三藩之亂亂了八年,攪動十余省,最終以失敗告終。
1998年電視劇《鹿鼎記》黃文標飾演夏國相
人物評價
《吳三桂考》:“方光琛密告桂曰:u2018吳國貴雖倔強,然勇略過人,至死不變。惟吳應麒(吳應期)妄自尊大,夏國相輕浮淺露,此二人必不可重用。u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