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琴吉·羅杰斯
出生:1911年7月16日 密蘇里州獨立縣
逝世:1995年4月25日(83歲) RanchoMirage,California
配偶:
1.JackPepper(1929-1931)
2. LewAyres(1934-1941)
3.JackBriggs(1943-1949)
4.JacquesBergerac(1953-1957)
5.WilliamMarshall(1961-1969)
獎項:1940年因電影<女人萬歲>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個人簡歷
琴吉·羅杰斯是好萊塢三十年代著名歌舞劇明星之一,生于1911年7月16日,從<第四十二街>、《淘金女郎1933》到《禮帽》,幾乎每一部歌舞作品中都會有她的身影。羅杰斯第一次成名,是因為她的婚姻,當時年僅19歲的她和<紐約客>雜志著名編輯哈羅德·羅斯訂婚,兩人18歲的年齡差距成為當時文娛圈內(nèi)的熱門話題。進入好萊塢后,羅杰斯立馬憑借自己嬌好的面容和歌舞方面的實力,成為歌舞片新星。羅杰斯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1938年,她的年薪就達到了21萬美元,四年后,她理所當然得拿起了好萊塢的頂薪。相比利益上的創(chuàng)收,羅杰斯的名聲來得稍微有些晚,直到1941年,她才憑借<女人不壞>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說起羅杰斯,不得不提的還有她的銀幕搭檔、男星弗雷德·阿斯泰爾,兩人在1933年到1949年的16年間合作了十部電影,成就了彼此的事業(yè)。
琴吉·羅杰斯是美國共和黨支持者,她的政治立場受她母親麗拉·羅杰斯(1891-1977)影響而來,母女一直關(guān)系親密。麗拉·羅杰斯是一名記者、電影制片人、編劇,也是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最早的女性官兵之一。琴吉·羅杰斯的第三任丈夫亦是海軍陸戰(zhàn)隊軍官。
琴吉·羅杰斯在好萊塢星光大道有屬于她的星,美國奧勒岡州Medford市有以她命名的劇院。
令人唏噓的是,1995年8月25日,羅杰斯去世后埋葬在奧克伍德公墓,此公墓也正是阿斯泰爾的墳塋所在地。
代表作品
《CampusSweethearts》1930年3月9日美國
《ADayofaManofAffairs》1929年11月6日美國
《ANightinaDormitory》1930年1月5日美國
《FollowtheLeader》1930年《OfficeBlues》1930年11月美國
《QueenHigh》1930年8月23日美國
作品年表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 (2007)
《BillyWilderSpeaks》 (2006)
《FollowtheFleet:TheOriginsofThoseDancingFeet》 (2005)
《Broadway:TheAmericanMusical》 (2004)
《ComplicatedWomen》 (2003)《The100GreatestMusicals》 (2003)
《GreatPerformances"TheGreatAmericanSongbook》 (2003)
《BournetoDance》 (2001)
《72ndAnnualAcademyAwardsPre-Show》
《 (2000) ABC2000:TheMillennium》 (1999)
《The68thAnnualAcademyAwards》(1996)
《TheCastingCouch》(1995)
《HiddenHollywood:Treasuresfromthe20thCenturyFoxFilmVaults》 (1997)
《That’sEntertainment!IIIBehindtheScreen》 (1994)
《TheKennedyCenterHonors:ACelebrationofthePerformingArts》 (1992)
《HollywoodonParade》 (1990)
《Happy100thBirthday,Hollywood》 (1987)
《HollywoodTheGoldenYears:TheRKOStory》 (1987)
《IrvingBerlin’sAmerica》 (1986)
《GeorgeStevens:AFilmmaker’sJourney》 (1985)
《Nightof100StarsII》(1985)
《TV’sFunniestGameShowMoments》 (1984)
《Nightof100Stars》 (1982)
《BobHope’sOverseasChristmasTours:AroundtheWorldwiththeTroops-1941-1947》(1980)
《The51stAnnualAcademyAwards》 (1979)
<娛樂世界續(xù)集> (1976)
《TheDeanMartinCelebrityRoast:LucilleBall》 (1975)
《娛樂世界》 (1974)
《Hollywood:TheDreamFactory》 (1972)
《愛的女神》 (1965)
《TheDeanMartinShow。 (1965)
《Cinderella。 (1965)
《Harlow》 (1965)
《TheHollywoodPalace》 (1964)
《TheConfession》 (1964)
《Oh,Men!Oh,Women!》 (1957) 《TeenageRebel》 (1956)
《TheSteveAllenShow》(1956)
《TheFirstTravelingSaleslady》 (1956)
《TightSpot》 (1955)
《女人萬歲 》 (1954)
《BeautifulStranger》 (1954)
《黑寡婦》 (1954)
《ScreenSnapshots:Hollywood’sGreatEntertainers》 (1953)
《The25thAnnualAcademyAwards》 (1953)
<妙藥春情>?(1952)
《未婚伉儷》 (1952)
《GrantlandRiceSportlightNo.R11-10:ASportingOasis》 (1952)
《Dreamboat》 (1952)
《TheGroomWoreSpurs》 (1951)
《StormWarning》 (1951)
《PerfectStrangers》 (1950)
《ScreenSnapshots:TheGreatShowman》 (1950)
《What’sMyLine?》 (1950)
《金僂帝后》 (1949)
《夢里情郎》 (1947)
《GeorgeWhite’sScandals》 (1946)
《Heartbeat》 (1946)
《MagnificentDoll》 (1946)
《我要看見你,我將來看你》 (1945)
《瓊樓風(fēng)月》 (1945)
《嫦娥幻夢》 (1944)
《BattleStations》 (1944)
《ShowBusinessatWar》 (1943)
《溫柔的同胞》 (1943)
《大人與小孩》 (1942)
《OnceUponaHoneymoon》 (1942)
《羅克西哈特》 (1942)
《曼哈坦故事》 (1942)
《TomDickandHarry 》(1941)
<女人萬歲> (1940)
《LuckyPartners》 (1940)
《PrimrosePath》 (1940)
《5thAveGirl》 (1939)
《未婚媽媽》 (1939)
《TheStoryofVernonandIreneCastle》 (1939)
<樂天派>?(1938)
《HavingWonderfulTime》 (1938) 《VivaciousLady》 (1938)
<隨我婆娑> (1937)
<摘星夢難圓> (1937)
《ScreenSnapshotsSeries16,No.3。 (1936)
《海上戀舞》 (1936)
<歡樂時光> (1936)
《RomanceinManhattan》 (1935)
《禮帽》 (1935)
《InPerson》 (1935)
《Roberta》 (1935)
《StarofMidnight》 (1935)
《FinishingSchool》 (1934)
《HollywoodNewsreel》 (1934)
《ChangeofHeart》 (1934)
《TwentyMillionSweethearts》(1934)
《Upperworld》 (1934)
<柳暗花明> (1934)
《Don’tBetonLove》 (1933)
《ChanceatHeaven》 (1933)
《YouSaidaMouthful》 (1933)
《FlyingDowntoRio》 (1933)
《BroadwayBad》 (1933)
<第四十二街> (1933)
《AShriekintheNight》 (1933)
《SittingPretty》 (1933)
《ProfessionalSweetheart》 (1933)
《RafterRomance》 (1933)
《HollywoodonParadeNo.A-9》 (1933)
《1933年淘金女郎》 (1933)
《HatCheckGirl》(1932)
《CarnivalBoat》 (1932)
《HollywoodonParadeNo.A-1》 (1932)
《HollywoodonParade》 (1932)
《TheTenderfoot》 (1932)
《TheThirteenthGuest》 (1932)
《ScreenSnapshots》 (1932)
《RunningHollywood》 (1932)
《HonorAmongLovers》 (1931)
《TheTip-Off》 (1931)
《SuicideFleet》 (1931)
《ANightinaDormitory》 (1930)
《CampusSweethearts。 (1930)
《FollowtheLeader》 (1930)
《TheSapfromSyracuse》 (1930)
《YoungManofManhattan》 (1930)
《QueenHigh》(1930)
《OfficeBlues》 (1930)
《ADayofaManofAffairs》 (1929)
相關(guān)評論
?好萊塢舊影
她以三十年代FredAstaire的一系列歌舞片中的舞伴為大家所熟悉,GingerRogers實際上出演了近百部影片,稱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喜劇和話劇演員,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歌手。Rogers因在《凱蒂·弗伊》(KittyFoyle,1940)一片中的出色戲劇表演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Rogers的第一次登臺演出是在德州的弗斯沃斯,她參加了許多描述高中生活的作品。之后她去了百老匯。她在那里第一次參加了電影拍攝,那是一部音樂喜劇里的一個小角色,戲名叫《宿舍里的一夜》(ANightinaDormitory,1929)。那時她只有十八歲。Rogers輾轉(zhuǎn)參演樂派拉蒙(Paramount)及雷電華(RKO)的許多音樂喜劇短片,和RudyVallee,JackOakie,EdWynn還有JoeE.Brown等都合作過。Rogers迅速成長起來,也開始接較大的音樂片,并在里面擔(dān)任較重要的角色,包括在WarnerBaxter和RubyKeeler主演的<第四十二街> (42ndStreet,1933)中出演,還有《淘金者1933》 (GoldDiggersof1933)中,她與DickPowell,JoanBlondell及Keeler共同出演,Ginger并演唱了“紙醉金迷”(“Weu2019reintheMoney”)。
接著拍攝的《維儂與艾琳,卡索夫婦的故事》受到影評界的好評,票房成績卻一落千丈,或許是故事題材太過嚴肅的緣故。Astaire與Rogers之后只再重新合作過一次,那就是《百老匯的巴克利夫婦》(TheBarkleysofBroadway,1949)。Rogers在1940年的《凱蒂·弗伊》一片中嘗試新的發(fā)展方向,她飾演了一位努力工作的姑娘,愛上一位有錢的公子,內(nèi)心交戰(zhàn)著是否應(yīng)該嫁給他的故事。Rogers在這部片子之后,延續(xù)了她的喜劇角色,出演了影片《湯姆,迪克和哈里》(Tom,DickandHarry,1941),片中她飾演一位被三位完全不同的男人追求的女孩,獨自幻想著與三位男人的三種不同生活可能。
Rogers在1940及1950年代穩(wěn)定發(fā)展,出演不同的喜劇,戲劇及音樂片,最著名的包括與AdolphMenjou合作的《洛克西·哈特》(RoxieHart,1942),與RayMilland合作的《多數(shù)與少數(shù)》(TheMajorandtheMinor,1942),與JosephCotton和ShirleyTemple合作的<再會>(Iu2019llBeSeeingYou),以及與CaryGrant和MarilynMonroe合作的《胡鬧把戲》。遺憾的是,她在之后的影片中再也沒有達到與FredAstaire頰對頰共舞時的那種知名度。她的最后一部影片是《哈露》,片中她扮演JeanHarlow的母親。
關(guān)于GingerRogers的最著名的一句不知來頭的評語,甚至有人說是Rogers自己說的,——ShedideverythingFredAstairedid,andshediditbackwardsandinhighheels.(她的動作與FredAstaire完全相同,只不過她必須配合他向后舞動,還得穿著高跟鞋。)。但在她的自傳里,Rogers說最早講這話的人,是漫畫家BobThaves,他在他的“弗蘭克與歐尼斯特”漫畫中首次提到。
Rogers與她的母親,演員及作家LelaRogers(1890u20131977)合葬,她們共用一個簡單的墓碑,上面刻了兩朵玫瑰。
妙舞留香——琴裘·羅杰斯
作為一個中國的電影觀眾,看美國三十年代的歌舞片還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那時候自己還是個小女孩,所以一直沒有記住琴裘的臉和她的名字,但她的優(yōu)雅和曼妙的舞姿卻是一直記得的,于是小小的心靈中,知道這個世界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女人,她的高跟鞋總是閃閃發(fā)亮,她的粉紅色的衣裙總是像夢幻一般飛揚。她的雙腿修長,舞步輕盈而干凈,那是一個完美的世界,而那女人就是那世界里的公主。這樣的一個公主,是不應(yīng)該就此被人們所遺忘的。于是我在很多年后寫下這篇文字,全當是以此留住一些對她的回憶。
在不知道琴裘的經(jīng)歷之前,也許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一直都認為這是一個生活美滿而幸福的女人。雖然好萊塢早期的女影星的照片看上去都有些模式化,但是我們可以看得出夢露眼里的迷茫,嘉寶眼里的疏離或者是費雯麗眼中的倔強。然而看琴裘的照片,看到的卻只有平靜和安詳。這是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的眼神,仿佛她就如她舞臺上的角色一樣,一直生活在平凡的幸福之中。然而這的確不是事實,這個一生經(jīng)歷復(fù)雜的女子,會有這樣的一種如鄰家女孩般閑定自若的表情。并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缺乏才能和智力平庸的表現(xiàn)。作為一個一出生下來父母就離異,并且被父親綁架兩次,然后一直跟著祖父母長大,又經(jīng)歷過母親再婚,再離婚的小女孩來說,要么是走上叛逆的道路,要么是很小就學(xué)會和這個世界達成一種合作的關(guān)系是唯一可能的兩種選擇。而琴裘顯然是屬于后一種孩子。這實際上是很需要些生存智慧的事情。在好萊塢,還有一個人也屬于這樣的典型,那就是格里高里 派克了。
一直覺得琴裘小時候一定是個非?蓯鄣男∨。她整天和她的表兄弟表姐妹們在一起玩耍,那時候的她還是頂著滿頭紅發(fā)的維吉尼亞凱瑟琳麥克麥斯,其中一個表兄弟一直叫不清楚她的名字,大人們也跟著叫開了,從此維吉尼亞就變成了琴裘。琴裘的祖母說琴裘是一個從生下來就會跳舞的孩子。而琴裘則說自己從還沒出生就已經(jīng)會跳舞了。后來的一切都證明了這并不是夸大其詞。到1920年她第一次登上舞臺為慈善義演演出的時候,她也不過是個十歲大,滿臉雀斑,行為如男孩子般頑皮的女孩子。而她所有的舞蹈和歌唱的知識都只是在媽媽工作的劇院里等待她下班的時候?qū)W來的。在此之前,她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
她是生下來就應(yīng)該站在聚光燈下的女人,上帝既然選擇了她,也就一定會給她機會站到公眾面前來,十四歲的年齡開始以替補演員的身份參加當時頗具聲名的愛迪佛伊劇團的演出,而在查爾斯頓(美國佛吉尼亞洲首府)的一場辯論比賽中獲得冠軍也使得她跟隨愛迪劇團巡演四周的夢想成真。從此她再也沒有回到學(xué)校,她天生不是為學(xué)校而生,無論是做學(xué)生還是做老師。她的四個星期的合同很快變成了二十一個星期,甚至在劇團解散只后,她的媽媽來到她的身邊,和她一起在輾轉(zhuǎn)與各舞蹈團之間又繼續(xù)了四年。直到1925年她使整個紐約城為她著迷的時候,琴裘也只有十七歲。
三十年代的好萊塢,銀幕上大多數(shù)的女人都是以一種花瓶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雖然琴裘舞藝超凡,但是當人們提起她的時候,總是會把她當成偉大舞王弗雷德阿斯戴爾最優(yōu)秀的舞伴來描述的。這顯然是一種不公平。實際上當她和弗雷德拍攝第一部電影的時候,弗雷德才只是拍攝了第二部電影而已,而她已經(jīng)是第二十部了。這個看上去端莊柔弱的女子的身體里,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堅強不屈的靈魂。上帝賜于了她舞蹈,但是卻從來沒有給過她一帆風(fēng)順的星途,她曾經(jīng)拍攝過許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電影,也曾經(jīng)自己組建“瘋狂的姑娘”舞蹈團。在芝加哥,當舞蹈團其他的成員都被另一個著名的舞蹈團挖走的時候,她獨自一個人站在聚光燈下,將演出堅持了整整28個星期,并且每周都有新節(jié)目上演。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努力。直到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這樣的一個女人,誰能說她的一切榮譽都只來自于天賜和美貌呢?她曾經(jīng)四次登上美國<生活>周刊的封面,她曾經(jīng)以于自己以往大相徑庭的黑發(fā)女子的形象擊敗瓊芳登,凱瑟琳赫本和貝蒂戴維斯奪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她曾經(jīng)是好萊塢片酬最高的女演員,是美國第八位年收入最高的人物。被弗蘭克林總統(tǒng)邀請參加自己的生日晚會。她導(dǎo)演百老匯的舞臺劇《襁褓嬰兒》時,已經(jīng)是七十六歲的高齡。在她的一生中,聽見過無數(shù)為她尖叫的聲音,看到過無數(shù)為她獻上的鮮花。她是那個時代女人心中的偶像,是無數(shù)男人傾慕的公主。然而這一切,似乎并沒有讓這個聰明的女人忘乎所以過。
她說:“好萊塢就是一個空空的垃圾桶。”人們總是喜歡把她當成弗雷德的搭檔來提及,但事實上弗雷德只有一部不是和她搭檔的電影,她卻在與弗雷德以外拍攝過多部電影,并且成績斐然。對于這種說法,她的回答則是充滿自信而且富有幽默感的:“他當然是了不起的,但是別忘記了,當他跳舞向后退的時候,琴裘在做著和他同樣的動作,穿著高跟鞋!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十四歲就行走江湖,一路摸爬滾打出來的女子的智慧和勇氣。無論她的外表是多么的脆弱和溫柔,她的頭腦都可以和她在舞臺上踏出的每一步一樣冷靜和堅定。雖然美國三十年代的歌舞片是逃避現(xiàn)實的產(chǎn)物,但是琴裘自己本身卻是勇于正視現(xiàn)實的女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比世人想象得更成熟,當好萊塢的歌舞片風(fēng)光不在的時候。她的時代也已經(jīng)結(jié)束,她安然的接受了這一切。卻并未因此放棄過舞蹈,她繼續(xù)活躍在百老匯的舞臺上,終其一生,她都是一個好的演員。
1933年,當佛雷德和琴裘在電影FLYINGDOWNTORIO中相遇時,這個世界不僅僅多了一種激情四射的舞蹈——桑巴舞。更從此誕生了一對經(jīng)典的銀幕情侶。和別的銀幕情侶不同的是。他們只要將臉頰貼在一起舞蹈,甚至不需要接吻。就足以讓觀眾們確信他們是天生的一對了。然而和許多銀幕情侶一樣的則是,雖然他們在一起跳舞的時候配合的是那么的天一無縫,他們終生都只是搭檔和朋友的關(guān)系,各自保持著獨立的事業(yè)和生活。這不能不說讓當時的觀眾有些失望了。
而對于琴裘來說,雖然她一直是相信愛情,勇敢尋找真愛的女人,然而她一生都沒有找到在生活中能夠跟她像佛雷德那樣配合的如此默契的男人。可見愛情這個問題,實在是比舞蹈要復(fù)雜得多。她一生結(jié)過五次婚。第一次結(jié)婚的時候她只有十七歲。作為一個事業(yè)成功的女性,她一生都向往著愛情和家庭生活,然而她沒有找到。她的丈夫一個比一個年紀小。她的第四個丈夫甚至比她整整小了十六歲。作為一個旁觀者,人們理所當然的會懷疑這些當時是職業(yè)或者非職業(yè)演員的青年男子追求琴裘的動機。然而琴裘則無疑是一個相信美好愛情并且肯為止奮不顧身的女子。對于愛情,她曾經(jīng)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當兩個人相愛的時候,他們并不是互相凝望著的,他們是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的。
這就更讓人對這女子敬佩起來,雖然再生活中她并不順利,一直沒有碰到一個真正可以和她一起前進的男人。她的一生大都是在孤獨中度過的,但是你卻沒有看到她的自抱自棄,放縱頹廢。她的堅強和忍耐力讓人無比驚訝。在很多女人以愛情和受過的傷害為借口而開始選擇破罐破摔的時候,琴裘永遠是積極向上和健康生活著的,她一生都不沾酒精,她到老都像少女時代一樣喜歡冰淇淋蘇打和粉紅色。她擅長游泳,網(wǎng)球和高爾夫,她甚至在美國的很多飛碟射擊和網(wǎng)球比賽中拿過獎杯,并且在一段時間里,是某項飛碟射擊的最高記錄保持者。她的雕塑和繪畫雖然一副也沒賣出去過。但是才能卻是得到了一定的承認和肯定的。
舞臺上的風(fēng)姿綽約,優(yōu)雅翩翩并不是虛偽做作的產(chǎn)物,在讀完琴裘的生平后,我有時候會想,當海明威提到壓力下保持風(fēng)度這樣的說法的時候,他一定是為了男人而說的。但是琴裘則證明了,這種優(yōu)雅不僅僅是屬于男性,女人也同樣能夠做到。我不知道這是否是因為她的血統(tǒng)中流淌著華盛頓總統(tǒng)家族的血液的緣故。但我知道的是,這樣的女人,無論在什么年代,都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無論后來人們是怎樣批評美國三十年代的歌舞片沒有涉及到大蕭條的社會背景和本質(zhì)的。但是真正經(jīng)歷過三十年代大蕭條的普通的美國人最清楚那是多么需要夢想和鼓勵的年代。他們并不像后來的電影評論家那樣需要這些東西。他們不需要電影來告訴他們社會是多么黑暗,生活是多么悲慘。因為他們就生活在這黑暗和悲慘之中。在一個得不到歡樂和夢想枯竭的時代,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歡笑和夢想更可貴。
在這一點上,琴裘自己卻顯然是比那些批評家們坦蕩和淡然的多,她說:“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給予,而我能給你們的,是歡笑,喜悅和快樂。這是我的禮物!
我想這樣的一句話,是足以抵得上批評家們的那些高高在上的長篇大論的了。作為一個給予這個世界禮物的人,無論他們的禮物現(xiàn)在看來是怎樣的過時了。但人們對他們的尊敬是不應(yīng)該減免一分的。而這也正是琴裘羅杰斯一輩子在做的一件事情,她的一生都沒有離開過舞臺,直到她八十三歲去世的那一年,她的履歷表的職業(yè)那一欄里,只填過一個詞——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