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孫常春(1846--1914),字春坡,河南省河南府鞏縣人(今河南省洛陽市鞏縣),清代重要政治人物.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賜同進士出身三甲29名進士,同年6月3日經(jīng)吏部授即用知縣,孫因積極擁護并參與洋務(wù)并屢次向朝廷上奏實行洋務(wù)之益,擢升兩江總督,成為清朝九位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之一,與湖廣總督張之洞大辦洋務(wù),深得清廷賞識,又任戶部尚書大學(xué)士,與王文韶共同官致政務(wù)大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王文韶暗中阻擾,孫大為不滿,多次指責(zé);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王文韶公開對外妥協(xié),孫常春上疏彈劾王文韶"誤主誤國",終被王文韶排擠.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王文韶死,眾官上奏請求重用孫常春,惜孫甫任就于1914年病逝.著有<<師夷奏議>>,<<海撫奏議>>.<<鞏縣古跡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