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張敬生生于道光九年(1829),父張方谷,有隱德,每天早晨準備飲食,任由乞丐、貧者取食。咸豐二年(1852)浙江鄉(xiāng)試舉人,三年(1853)中式貢士,聽聞南方戰(zhàn)亂起,榜未放先歸省親。六年(1856)補應(yīng)殿試,二甲,授戶部云南司主事,升員外郎。庚申(1860),方迎養(yǎng)其父京師,而太平軍入浙,弟炳生、奎生皆家居,乞親友訪求,資送北上。
《翁同龢日記》記咸豐十一年(1861)八月廿七日,“吊張敬生同年丁內(nèi)艱”,丁內(nèi)艱即母親去世,例應(yīng)丁憂二十七個月。張敬生耽吟詠,好賓客,遇有家鄉(xiāng)人到北京,常在家中盡地主之誼,宦境雖貧,供張畢具。余杭人李煃(后改名炳堯)中同治四年(1865)舉人,到北京參加會試染上傳染病,張敬生為其延請醫(yī)生治療,死后又為其發(fā)喪。不久,張敬生自己也染病,有人說是被李煃傳染的,絲毫不見他有悔恨之色。
另一說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柯愈春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1624頁:“《吉人詩稿》一卷 張敬生撰。敬生,字吉人,浙江余姚人。咸豐六年進士。此集鈔本,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藏原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