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不暢的襄陽杜氏
不讓武則天當(dāng)皇后的杜易簡(唐高宗咸亨年間——約公元675年貶開州)
湖北襄陽人杜易簡,大約是唐朝第一個因政治斗爭而被貶開州,并死在開州的倒霉人物。杜易簡本來也是一位少年才俊!杜f唐書》里說他九歲能文,年齡稍長,便“博學(xué)有高名”。他的姨兄岑文本又是當(dāng)朝中書令,于是順利考中進(jìn)士,并擔(dān)任了殿中侍御史之職。到唐高宗咸亨四年,杜易簡已官至考功員外郎。在他擔(dān)任考官這一年的科舉考試中,一共有79人進(jìn)士及第。倘若杜易簡在官場老是這么順風(fēng)順?biāo),想必就和開州無緣了。趕巧的是唐高宗李治身邊冒出了那個被駱賓王罵作“狐媚偏能惑主”的武昭儀,在朝廷重臣許敬宗、李敬玄的鼓噪下躍躍欲試,一心想當(dāng)皇后。而當(dāng)朝宰相長孫無忌、褚遂良和吏部侍郎裴行簡則堅決反對。杜易簡很不幸站在了這些人一邊,他不知道武則天當(dāng)不當(dāng)皇后原是皇上的家事,只有唐高宗本人說了才算,竟然寫了一道奏疏去彈劾李敬玄。唐高宗李治想必是龍顏大怒,不久就找了個“惡其朋黨”的借口,下一道圣旨,將杜易簡貶為開州司馬。一帆風(fēng)順的杜易簡哪里受過這等委屈,更沒想到此事會惹惱了皇上,又急又氣又怕,到開州不久就死掉了。
整個襄陽杜氏家族的官運(yùn)總的來說是不暢的,杜易簡遭此厄運(yùn)原本不足為奇。他被后人津津樂道的主要還是他與唐朝兩大文曲星的關(guān)系。一位是杜甫。杜甫的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而杜審言則是杜易簡的堂弟。另一位是王勃!杜f唐書》里說王勃六歲寫文章便“構(gòu)思無滯,詞情英邁”,而第一個出來給神童戴高帽子的正是杜易簡。杜易簡是王勃父親的摯友,他的口頭表揚(yáng)借用了《世說新語》中謝安、謝玄把人才比作寶樹的套話:“此王氏三珠樹也!”這句話顯然給少年王勃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于后來才高八斗的王勃在《滕王閣序》里表達(dá)謙辭時突然想起了杜易簡,就專門在后面加了一句,說自己“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杜易簡作品
杜易簡,杜審言族兄,杜甫的伯祖父。襄州襄陽人,唐高宗時進(jìn)士。9歲能文,博學(xué),咸亨初官殿中侍御史,因獲罪吏部尚書李敬玄,被貶開州司馬。
湘州新曲二首
昭潭深無底,桔洲淺而浮。
本欲凌云去,翻為目成留。
愿君稍弭楫,無令賤妾羞。
二八相招攜,采菱渡前溪。
弱腕隨橈起,纖腰向舸低。
自解看花笑,憎聞染竹啼。
【注釋】
1昭潭:長沙市南約束0公里處,臨湘江東岸有昭山,潭在昭山下的湘江之中,傳說周昭王南征時,沒于此,因而得名,據(jù)《水經(jīng)注》昭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測,故言昭潭深無底。
2桔洲:長沙湘江中的水陸洲,據(jù)《太平寰宇記》:“其上多桔,故以為名!眰髡f無論湘江水位多高,水陸洲總是浮于水面。
3弭:停止。楫:劃船的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