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五德和信康之間,生有兩名女兒。由于她是織田家的女兒,使得由今川家出身的婆婆筑山殿對她并無好感;再加上五德接連生下的都是女兒,造成婆媳與夫婦之間多有齟齬。1579年,五德寫了一封記載丈夫與婆婆共十二條罪狀的書信回娘家,指出筑山殿疑有與武田家密通、行為不檢,以及信康素有暴行等事項。
信長為此非常不滿,要求家康處置筑山殿母子。最后筑山殿在濱名湖畔慘遭家臣刺殺,而信康得知母親遇害后也自殺身亡了。也有說法是說筑山殿之子是被迫切腹自盡而非自殺的,由他的好友服部半藏正成擔任介錯(剖腹自殺者短時間難以死亡,必須有人為他砍頭來減少痛苦,稱為介錯,介錯者往往是死者最信任的人,擔任介錯是一項悲傷但是光榮的任務)。
在儀式過程中,服部半藏正成由于為好友的冤死極度悲傷而導致難以執(zhí)刀,最后是由同去的監(jiān)督人代他為信康介錯。而后家主德川詢問介錯所用是什么兵器時,答曰“勢州村正”,德川大感驚恐,由此“村正不利于德川”的傳說得到了一個更加有力的旁證(“妖刀村正”的說法由此更加流傳開來,這是題外話)。
1580年,家康送五德出岡崎城,讓她回到娘家。五德便住在美濃岐阜城,接受兄長織田信忠的照顧;信忠死于本能寺之變后,便由二哥織田信雄照顧。以后她被稱為“岡崎殿”,原本在小牧長久手之戰(zhàn)時被信雄當做講和條件,準備送給豐臣秀吉當人質(zhì),但這件事后來作罷。1590年,信雄被改封到別處,她則回到母親娘家在尾張的領地居住。
她晚年移住京都并在那里過世,葬在大德寺總見院。
人物生平
1559年,德姬出生在尾張,她的生母是信長最喜愛的側室生駒之方,關于德姬歷史上記載甚少,大約是因為她年僅9歲便出嫁三河,成為三河家康之子·信康之妻子。而后來丈夫死后回歸又過著幽閉的生活,故而無人知曉她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的吧?雖然沒有史料記載,但是據(jù)我推測,她的生活一定是很不如意的。1566年,德姬的生母生駒之方病死,幼年喪母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所以德姬的生活應當是孤獨而又枯燥的。
1560年,信長在桶狹間討取東海巨人今川義元的首級,信長的未來一片光明。義元死后,自幼就是以人質(zhì)身份生活在義元與織田兩家的松平元康借機獨立,成為三河國的領主,雖然名義上獨立了,可是元康依然處于今川氏真的控制之下。信長覺得自己想要完成上洛的計劃,就必須穩(wěn)住東面的情勢,于是他覺得三河武士無疑將是自己最大的助手。
1562年,織田信長與松平元康在清洲相見,雙方約為兄弟,并相互許下諾言:西邊諸事悉由大將處理,東面則由元康當之,任武田北條還是今川均絕對不會放過一兵一卒。于是雙方結成軍事同盟,并商議日后聯(lián)姻的事情;谶@個情況,1568年,年僅9歲的德姬嫁給了松平元康的長子,并賜“信”字給他,從此元康長子正式改名為松平信康。
雖然戰(zhàn)國時代的女性普遍早婚,然而9歲出嫁無論如何都是太過早了。德姬臨走前,信長就吩咐她說:“監(jiān)視好你的丈夫公公!钡录Ь褪菐е@個使命嫁往了德川家。
無論夫妻婚后過的如何,總之德姬恐怕是不滿意的。德川家康的正室筑山殿對于殺死自己義父今川義元的信長恨之入骨,可想而知對于信長的女兒她將會是如何的不滿甚至處處刁難了,因此婆媳的關系十分的緊張。
1579年,德姬突然向信長傳遞消息,說自己的丈夫與婆婆內(nèi)通武田家意圖不軌,信長大怒,下令家康處死信康與筑山殿。德川家康不敢違抗信長的命令,隨下令處死自己最鐘愛的兒子信康與自己的結發(fā)妻子筑山殿。
對于這段事件,后世有幾種說法。一說是信長深知信康是一個出色的人才,而信長知道自己的兒子無法與信康比較,害怕將來自己死后信康將取代自己,所以就讓德姬捏造借口,借機除去信康;一說是因為德姬與婆婆筑山殿關系惡劣,德姬盛怒之下捏造消息,借父親之手一解心頭的怨氣;最后一說則是信康等真的是內(nèi)通武田被德姬知道報告信長。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前兩種說法均有一定可信度,而最后一種說法是最最不可能的;蛟S筑山殿還會聯(lián)合武田,然而德川家與武田家素來不和,信康又怎么會聯(lián)合武田呢?
然而不管真相如何,德姬最終還是害死了自己的婆婆跟丈夫,德川家自然是容不下她了,于是德姬回到自己的本家——織田家。
然而織田家最終在本能寺一事后沒落,織田家的后人淪為秀吉的家臣,本末倒置,德姬則在兄長織田信雄的勸說下前往豐臣處做人質(zhì),以保存織田家名,終于在寬永十三年正月死于京都,享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