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石元孫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宋朝
籍貫:不詳
民族:漢族
身份:軍事人物
生平
歷官殿前都虞候及鄜延副都部署等?刀ㄔ辏1040年),西夏攻延州,三川口(今延安西)之戰(zhàn)爆發(fā),主將劉平、石元孫從慶州來援,劉平敗死,石元孫戰(zhàn)敗被俘,劉平病死西夏,宋夏議和后,元孫被放還
?
元孫字善良,始名慶孫,避章獻太后祖諱易之。以守信蔭為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累遷如京副使。
仁宗即位,改文思副使、勾當法酒庫。吏盜酒,坐失察,追二官,復如京副使。為澶州巡檢,徙知莫州,有治跡,以禮賓使再任。又徙保州,領廉州刺史,兼廣信、安肅軍緣邊都巡檢。時開屯田,鑿塘水,有訟元孫擅污民田者,遣官按視,訟者以誣服,即賜白金五百兩,詔褒諭之。再遷西上閣門使、并代州兵馬鈐轄,歷侍衛(wèi)親軍步軍殿前都虞候、鄜延副都總管、緣邊安撫使,遷邕州觀察使?刀ǔ酰娜丝苎又,元孫與戰(zhàn)于三川口,軍敗見執(zhí)。傳者以為已死,贈忠
正軍節(jié)度使兼太傅,錄其子孫七人。及元昊納款,縱元孫歸。諫官御史奏:元孫軍敗不死,辱國,請斬塞下。賈昌朝獨言曰:“在春秋昌,晉獲楚將谷臣,楚獲晉將知罃,亦還其國不誅!币蛉雽,探袖出《魏志于禁傳》以奏曰:“前代將
臣敗覆而還,多不加罪!钡勰速J元孫,安置全州。以升祔赦,內(nèi)徙襄州。侍御史劉湜言:“元孫失軍辱命,朝廷貸而不誅,若例從量移,無以勸用命之士!痹獙O遂不徙。從徙許州,還京師卒。
石姓起源
石姓有多個源頭。最早的一支出自姬姓,是衛(wèi)康叔的后代,即康叔六世孫靖伯的孫子石碏。石碏,叫公孫碏。字石,人們稱他為石碏。他是衛(wèi)國十一世君莊公的大夫,為人耿直,體恤百姓疾苦,深受國人崇敬。衛(wèi)莊公有一個愛妾生了個兒子州吁,生性暴戾,善于談兵深受莊公喜愛,任其所為。石碏對此十分不滿,就諍言諫莊公說:“臣聞愛子,教以義方,弗納于邪。。。。。。。夫?qū)欉^必驕,驕必生亂,降而不憾,憾而能畛者少矣!”并以“六逆”、“六順”陳之。所謂六逆,即卑賤的妨害高貴的,年幼的欺凌年長的,疏遠的離間親近的,新人離間故人,權(quán)勢小的超越權(quán)勢大的,淫邪破壞道義!傲槨,即國君行事合乎道義,臣子奉命執(zhí)行,父親慈愛,兒子孝順,哥哥友愛,弟弟恭敬。(《左傳。隱公三年》)。但莊公一點也聽不進去,卻給衛(wèi)國留下禍根。
訪宋夏三川口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一)——總述
宋夏三川口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1040年正月,此役宋軍傷亡一萬多人,是與西夏作戰(zhàn)的第一次慘敗,關于這場戰(zhàn)爭,既往的研究觀點矛盾百出,而且所有的論者均沒有做過現(xiàn)場考察,以訛傳訛。本刊記者重走了當時戰(zhàn)役的每一處關節(jié)點,通過實地的田野調(diào)查,澄清了很多以往史書上錯誤的東西。
三川口戰(zhàn)役的真實過程應是這樣:公元1040年(宋康定元年)正月初二,元昊親率大軍一舉攻破宋軍設在陜西前線的軍事前哨塞門寨(今陜西省安塞縣鐮刀灣鎮(zhèn)),延州(宋軍在陜西前線的軍事指揮中心,今陜西省延安市)知州范雍(兼任振武軍節(jié)度使,陜西前線的最高統(tǒng)帥)急命駐扎在慶州(今甘肅慶城縣)的環(huán)慶副都署劉平帶兵三千,駐扎在延州西北85公里的保安軍(今陜西省志丹縣保安鎮(zhèn))的石元孫五千人及駐扎在保安軍稍北的黃德和部兩千人在保安匯合后北上奪回塞門寨。三支軍隊于正月十九日匯合,但此時元昊又南下攻破位于延州城北30公里的金明寨(今陜西安塞縣沿河灣鎮(zhèn)北),此時,延州城已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直接暴露在西夏大軍面前,范雍遂令劉平、石元孫、黃德和部火速回援延州。元昊采用圍點打援的戰(zhàn)術,即派少量誘兵圍住延州城虛張聲勢,而派重兵于宋援軍必經(jīng)之路設伏。當劉石黃三路聯(lián)軍行至距延州城僅2.5公里的三川口時遇到了嚴陣以待的元昊主力兵團(約10萬人的野戰(zhàn)機動部隊),戰(zhàn)斗隨即展開,盡管宋軍殊死抵抗,但因雙方兵力懸殊太大,宋軍被西夏軍合圍后殲滅,劉平、石元孫被俘,黃德和帶幾百名士兵向東南遁逃,戰(zhàn)役以西夏軍的全勝而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