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亞歷山大·羅德神父(法語:Alexandre de Rhodes,越南文: A-L?ch-S?n c-L?),(1591年-1660年)
是出身法國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在十七世紀初遠赴當時的交趾支那進行天主教的傳教任務,對日后越南天主教的發(fā)展奠基有深厚的影響。而羅德也是一位有相當造詣的語言學家,他所創(chuàng)造的越南國語字(Qu?c Ng?)在日后取代了原本使用的字喃和漢字成為越南主要的文字系統(tǒng)。
亞歷山大·羅德,耶穌會傳教士,1591年出生于法國,十七世紀初到交趾支那進行天主教的傳教任務,他所創(chuàng)的越南國語字成為越南主要的文字系統(tǒng)。
亞歷山大·羅德神父(法語:Alexandre de Rhodes,越南文: A-L?ch-S?n c-L?),(1591年-1660年)
是出身法國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在十七世紀初遠赴當時的交趾支那進行天主教的傳教任務,對日后越南天主教的發(fā)展奠基有深厚的影響。而羅德也是一位有相當造詣的語言學家,他所創(chuàng)造的越南國語字(Qu?c Ng?)在日后取代了原本使用的字喃和漢字成為越南主要的文字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