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為了宣傳奧運精神和開平碉樓與村落,2008年7月21日,許溢杰背著重約15公斤、里面裝著手提電腦和兩套后備滑輪輪子的行囊,踩著滑輪從廣州出發(fā),途經(jīng)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天津,于8月6日到達北京,全程2300公里,耗時16天。他的背囊上貼著印有“弘揚奧運體育精神,單騎輪滑,宣傳開平碉樓與村落”字樣的宣傳畫。途中每到一處,許溢杰都向當?shù)厝罕娦麄鞅本⿰W運以及家鄉(xiāng)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開平碉樓與村落,并向群眾征集支持北京奧運的簽名。所到之處,當?shù)馗刹咳罕姸枷蛟S溢杰豎起大拇指。 當他帶著滿身疲憊來到終點站國家體育總局時,體育總局的工作人員對他說,踩著自行車到北京的人不少,但只身踩著滑輪滑行2000多公里到北京宣傳奧運的只有他一人。許溢杰說,這次北京之“滑”最大的挑戰(zhàn)是體能,平均每天150公里的滑行路程要花約10個小時。他每天都是汗水濕透衣衫,有時雨水淋濕全身,有時則陽光熱烤,經(jīng)常在晚上找到旅店時兩腿和腰部疼痛不已,累得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只好一骨碌爬上床和衣而睡。記得有一次,途經(jīng)安徽的一處山區(qū)地帶時,已是傍晚時分,天正下著雨,可是這里卻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路上沒有行人,他只好繼續(xù)前進,直到很晚才找到旅店。
愿望
許溢杰說,自己讀小學時已開始學習滑輪,在開平一中讀高二時就跟專業(yè)教練學習。很快就掌握了嫻熟的輪滑技術。后來,他在開平、新會當起了兼職滑輪教練。那時,他就產(chǎn)生了踩著滑輪到北京的愿望。
2007年年高考,他考上了天津工業(yè)大學。這時,許溢杰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但他并不蠻干?紤]到北京路途遙遠,路上可能會出現(xiàn)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于是他首先來一次“熱身”和測試,滑到廣州作一個測試。2007年8月27日,許溢杰用兼職打工掙來的錢作旅費,從開平只身滑到廣州,從早上8時出發(fā),花了兩天時間到廣州,雖然途中遇到一些困難,但經(jīng)此嘗試,許溢杰對自己的北京之“滑”更有信心。
路費來源
為了實現(xiàn)踩著滑輪去北京宣傳奧運的愿望,大學一年級期間,許溢杰就為此計劃著手準備,而對他而言,要實現(xiàn)這個愿望關鍵還是路費,因為家庭經(jīng)濟比較拮據(jù),不能給他經(jīng)濟上的幫助,于是,他在課余時間努力兼職掙錢,除在一些公司兼職外,他還利用自己掌握的電腦專業(yè)知識為人上門修電腦掙錢。一年下來,許溢杰已經(jīng)攢下了2000多元的路費。
在踩滑輪去北京的途中,許溢杰除了克服身體疲勞的困難外,還要時刻計算著如何節(jié)約開支,為此,他每天吃簡單的快餐或干糧,晚上住20元的便宜旅店。途經(jīng)安徽蚌埠市時,許溢杰計算到如果按此速度,身上的錢會不夠用,于是他加快滑行速度,原來一天滑120-150公里,之后保持每天滑行近200公里,時速達每小時20多公里。后來,由于錢不夠用,他只好向朋友借錢以完成余下的路程。
8月6日,許溢杰順利抵達北京。這時的他非常想留下來觀看奧運賽事,可是想到自己身上只剩下幾十元錢,只好放棄了這個想法。第二天,他乘車回到在讀的天津工業(yè)大學,向老師借了500元作路費回廣東。8月8日傍晚,許溢杰回到了開平,通過電視觀看奧運開幕式。
談到此行的最大感想,他說,這次以自己的行動為宣傳奧運和開平碉樓與村落貢獻了一點力量,覺得很滿足。這次經(jīng)歷,更使他深刻地認識到:人生會有不少挫折,但只要不放棄,就一定取得勝利。
許溢杰還說,過幾天他就要提前回天津的學校,因為要打工掙錢還借款和籌集讀書的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