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當(dāng)真人電影如火如荼地發(fā)展并出現(xiàn)了大量堪稱經(jīng)典的作品之時,歐洲動畫片還痛苦地掙扎在“史前時期”。真人電影進入有聲片時代,歐洲動畫片制作仍然停留在專業(yè)人員極度匱乏的時期。上世紀30年代中期,歐洲動畫業(yè)先天不足的困境由于制作了大量呆板的美國動畫片復(fù)制品而得以暫緩。然而,這個所謂的“英雄時期”并沒有給歐洲動畫帶來本質(zhì)上的提高與飛躍,恰好相反,動畫師們在窮困潦倒中固執(zhí)地堅持著所謂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自由”。結(jié)局可想而知,最極端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捷克動畫師貝特霍爾德·巴托施——他一生只制作了一部屬于自己的影片——《想法》(1930年,剪紙動畫片,片長30分鐘)。
2006年6月Annecy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上評選出的“動畫的世紀·100部作品”中他的《想法》位列第九位,這部影片是象征性的,旨在表達一種悲傷的情緒,是導(dǎo)演為探索動畫語言而做出的一部實驗性動畫。
1930年制作出自己的作品之前貝特霍爾德·巴托施一直在和洛特·雷妮格合作,并參與了洛特·雷妮格許多早期作品的制作,包括《Animated Cards 》(1919)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1925),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剪紙動畫《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
個人作品
導(dǎo)演作品
《想法》(L’idee)1930
參演作品
《追逐財富》(Chasing Fortune)1930
制作作品
《愛情的點綴》(Das Ornament des verliebten Herzens)1919
《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Die Abenteuer des Prinzen Achmed)1926
《杜利特爾醫(yī)生和他的動物》( Dr. Dolittle und seine Tiere)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