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大革命失敗后,為適應農村工作的需要,趙祚傳編寫了《農民四字經》。這是一個結合云南實際、啟發(fā)廣大貧苦農民覺悟、宣傳馬列主義的通俗讀物。它描述了貧雇農所遭受的殘酷剝削,號召工農兵聯(lián)合起來,“奪取政權,土地革命”,“最后成功,武裝暴動”;它還形象地描述了共產主義的美好前景,并指出這一切的實現(xiàn),必須有工人階級領導,共產黨指引方向等。
趙祚傳從不考慮工作的勞累,也不計較生活的艱苦,更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說:“我們?yōu)楦锩,盡可能的不暴露給敵人,……但如果我們被敵人包圍了,那就要抱著臨難不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革命氣節(jié)”。繁重的工作和過度的操勞損害了他的健康,他的肺結核病日益加重。每當同志們勸他注意休息和治病時,他總是說:“我的病是重的,但國家的病更重。時間不等人,救國家要緊!”
趙祚傳曾變賣家產以解決組織活動經費的困難。1928年6月,為籌措黨的活動經費,他從昆明步行回家鄉(xiāng)大姚。途中,他到鹽興縣、牟定、姚安等地作社會調查,在鹽興工人中作革命宣傳,散發(fā)革命讀物。回到家鄉(xiāng)后,他說服父親變賣田產,擬將全部款項交給組織。就在他準備返回昆明時,反動政府偵察到他的行蹤,以“被通緝的要犯”為名于9月27日將他逮捕。在獄中,趙祚傳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念念不忘的是人民的疾苦,革命的勝利。他在獄中寫道:茹盡人間無限苦,但期革命早日成。他在給親人留下遺書中表示:“我為共產主義而犧牲,為民眾而犧牲……我心很坦蕩安然”,“為國犧牲”,“死得其所”,表達了視死如歸的革命豪情。
中共云南地方組織和當?shù)剡M步人士多方營救,均未能成功。1929年3月29日,趙祚傳被反動政府殺害于大姚,犧牲時26歲。
烈士陵園
趙祚傳烈士陵園位于大姚縣七街鄉(xiāng),倉西村。
烈士銅像
趙祚傳烈士的銅像位于大姚一中后面白塔公園英雄紀念碑前,座北朝南。
趙祚傳烈士銅像背面下部刻有完整的簡介內容。
銅像碑文:
趙祚傳,字統(tǒng)一,1903年8月出生于大姚倉西村。
少年時代在大姚七街、姚安、昆明等地求學。1922年在昆明組織“大姚旅省學生勵志會”,出版刊物,宣傳救國救民思想。1924年考入上海同德醫(yī)科大學,參加“新滇社”。1926年在廣州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訓練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回云南開辟黨的地下工作,任中共云南省臨時工委委員,主管組織工作,先后在蒙自、宜良、昭通、陸良、墨江、等十四縣建立黨組織,并在大姚、姚安、鹽豐等地從事地下革命活動,三次變賣家產作為黨的活動經費。其間,曾兩次被捕,經省臨時工委營救出獄。1928年初王德三同志到蘇聯(lián),出席中共“六大”,趙祚傳代理中共云南省臨時黨工委書記,同年5月任中共云南省特別委員會書記。6月道滇西地區(qū)開辟革命根據地和為黨等籌措經費,8月由于叛徒告密,第三次被捕。在獄中,他英勇不屈、視死如歸。1929年3月29日在大姚壯烈犧牲,時年26歲。
趙祚傳堅持真理、追求光明、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奮不顧身的英勇氣節(jié)、舍己為公的革命情操,在險惡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的頑強毅力,一直在人民群眾中傳頌,不愧是時代青年的楷模,共產黨員的典范。
一九九五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