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元偉,字猷道,河南洛陽人也。魏昭成之后。曾祖忠,尚書左仆射,城陽王。祖盛,通直散騎常侍,城陽公。父順,以左衛(wèi)將軍從魏孝武西遷,拜中書監(jiān)、雍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封濮陽王。偉少好學(xué),有文雅。弱冠,授員外散騎侍郎。以侍從之勞,賜爵高陽縣伯。大統(tǒng)初,拜伏波將軍、度支郎中,領(lǐng)太子舍人。十一年,遷太子庶子,領(lǐng)兵部郎中。尋拜東南道行臺右丞。十六年,進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以魏氏宗室,進爵南安郡王,邑五百戶。十七年,除幽州都督府長史。及尉遲迥伐蜀,以偉為司錄。書檄文記,皆偉之所為。蜀平,以功增邑五百戶。六官建,拜師氏下大夫,爵隨例降,改封淮南縣公。
孝閔帝踐祚,除晉公護府司錄。世宗初,拜師氏中大夫。受詔于麟趾殿刊正經(jīng)籍。尋除隴右總管府長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保定二年,遷成州刺史。偉政尚清靜,百姓悅附,流民復(fù)業(yè)者三千余口。天和元年,入為匠師中大夫,轉(zhuǎn)司宗中大夫。六年,出為隨州刺史。偉辭以母老,不拜。還為司宗。尋以母憂去職。建德二年,復(fù)為司宗,轉(zhuǎn)司會中大夫,兼民部中大夫,遷小司寇。四年,以偉為使主,報聘于齊。是秋,高祖親戎東討,偉遂為齊人所執(zhí)。六年,齊平,偉方見釋。高祖以其久被幽縶,加授上開府。大象二年,除襄州刺史,進位大將軍。
偉性溫柔,好虛靜。居家不治生業(yè)。篤學(xué)愛文,政事之暇,未嘗棄書。謹(jǐn)慎小心,與物無忤。時人以此稱之。初自鄴還也,庾信贈其詩曰:“虢亡垂棘反,齊平寶鼎歸。”其為辭人所重如此。后以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