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鄭本公(?-?)山西 行都指揮使司朔州衛(wèi)(今山西省朔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正德九年,登進士,歷任 監(jiān)察御史。明世宗即位后, 大禮議中鄭本公反對明世宗改皇考,下詔獄,獲杖刑罷免。之后調(diào)任通政使司參議,九年后因病改南京。之后授職 大理寺丞,稍微升為南京 太仆寺少卿,此后因病請辭。嘉靖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賈準(zhǔn)舉薦,詔令起用不赴任。
史書記載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92):“鄭本公,朔州衛(wèi)人。正德九年進士。歷御史。武宗不豫,國本未建,本公請慎選宗室親賢者正位東宮,系天下望。不報。世宗嗣位,及冬而乾清宮成,帝由文華殿入居之。本公上言:“事之可思者有六。是宮 八年營構(gòu),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當(dāng)遠群小,節(jié)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廣繼嗣,以為萬世之計。慎終如始,兢兢業(yè)業(yè),常若天祖之臨。 求言益切,訪政益勤,用防壅蔽之 患。持圣心,遠貨色,毋溺于鴆毒。重興作,惜財力,永鑒于先朝!钡奂渭{之。逾月,帝欲加興獻帝皇號,本公力言不可。嘉靖改元,出按 遼東。劾罷副總兵張銘、都指揮周輔。還朝,論救 給事中 劉最,忤旨切責(zé)。二年十月,時享太廟,帝不親行。本公與同官彭占祺極言遣代非宜,報聞。明年三月,帝欲考興 獻帝,立廟禁中。本公偕同官力爭,謂:“陛下潛邸之日,則為孝宗 之侄,興獻王之子。臨御之日,則為孝宗之子,興 獻帝之侄?蓛裳詻Q也。至立廟大內(nèi),實 為不經(jīng)。 獻帝之靈既不得入太廟,又空去一國之祀而托享于大內(nèi)焉。陛下享太廟,其文曰 u2018嗣皇帝u2019,于 獻帝之廟,又當(dāng)何稱?愛敬精誠,兩無所屬,獻帝將蹙然不安!钡叟(zé)其朋 言亂政,奪俸三月。其年六月,以 席書為禮部尚書,召 張璁、 桂萼入京。本公偕同官四十四 人連章言:“萼首為亂階,璁再肆欺罔, 黃綰、黃宗明、 方獻夫、席書連匯接踵。尚書之命,由 中而下。行取之旨,已罷再頒。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雖往日瑾、彬之奸,流禍不 若是酷也!辈患{。已,偕廷臣伏闕哭諫。系獄,廷杖還職。當(dāng)是時,爭“大禮”者,諸御史中,本公言最切中。尋遷通政參議。九年不調(diào),以疾請改南京。乃授 大理寺丞,稍遷南京太仆少卿。謝病歸。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賈準(zhǔn)等會薦,詔用不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