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李允禎(約1598—1661)字貞甫,李浹父親,明崇禎六年(1633)考取舉人。清初,知河北故城縣,廉潔勤政,持之以恒,慈愛聰明,安撫百姓。百姓都對他十分尊重并加以贊頌。在他調(diào)任去江蘇豐縣(今徐州市沛縣)的時候,故城人民列隊相送,以表達(dá)對這位清官的崇敬。
舊時的江蘇豐縣,地處江蘇西北部,地薄民窮,加之豪宦橫行鄉(xiāng)里,踐踏百姓,訴訟較多。李允禎到任以后,立即著手審理,公開為民申辯冤情,效法學(xué)習(xí),清除訴訟。并派遣官府人員除奸摘弊,降伏了當(dāng)?shù)匾恍┑仄o賴。其容良儼儼,如同神明,人皆佩服,稱贊他“治理有方,清正廉明”。此時,會天大雨,黃河決口,需要柳樹數(shù)十萬株才能堵住決口,因使者催促不當(dāng),民眾抵觸。李允禎親自到田野仗量多少遠(yuǎn)近,即使所需柳稍按順序排列,依次運輸?shù)胶又,又使參與搶險的車輛、牲畜、柴草和軍民不亂,堵住了黃河決口。此事辦完以后,李允禎聲振江蘇錫山縣東南,加上有平盜之功,晉升工部主事,監(jiān)督清江(今江蘇清江縣)船廠!袄逄拚袼,諸弊一清”。他利用公余假日,課士子于“清江書院”,使人文蔚起;磽P一帶,歲值大饑,“捐俸煮粥哺之,全活甚眾”,“淮人建祠勒銘祀焉”。后晉屯田司郎中,遷廣西左江兵備道,以疾乞歸,卒年63歲。
李允禎為人沉靜端莊,誠實謹(jǐn)慎,動必準(zhǔn)禮,內(nèi)介外和,與世無忤。卒后,于康熙元年(1662)崇祀德州鄉(xiāng)賢祠。著有《漕使》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