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在石首白蓮湖西南岸,長眠著一位古代的大俊杰。他就是明代石首著名的“三閣老”之一袁宗皋(俗稱袁閣老,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相傳他原是白蓮湖真正的主人。
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袁宗皋字仲德,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出生于石首城南郊(今高基廟鎮(zhèn)肖家?guī)X一帶)。成化癸卯年(1483年),他與其弟袁宗夔一道同時考中舉人,時鄉(xiāng)人稱贊曰“荊南二鳳”。弘治三年(1490年),袁宗皋考中進士入朝為官。4年后(1494年8月13日)隨興獻王(明孝宗朱祜樘之侄) 到達安陸府(今湖北鐘祥)任長史。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袁宗皋陪朱厚 (即后來的嘉靖皇帝)進京繼位。嘉靖元年(1522年),袁因輔佐皇帝有功升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然其入閣未及4月卻不幸病故。次年其靈柩經(jīng)京杭大 運河和長江運抵故鄉(xiāng)石首,葬于白蓮湖北崗地(今高基廟鎮(zhèn)橋堰堤村10組花園咀),終年69歲。袁宗皋因生前曾入閣籌劃國家大事,家鄉(xiāng)人世代相傳一直對其尊 稱“袁閣老”。為什么袁閣老要下葬于白蓮湖邊?原來在袁宗皋晚年,皇上因念其治理國家有功,特將一座豪華官邸和其家鄉(xiāng)的黃田、白泥(即今黃蓮湖、白蓮湖) 二湖賞賜給他,作為祖業(yè)世代承襲。相傳袁宗皋去世后,皇上曾派人從京城運來幾船石雕。但當船只快抵達白蓮湖岸邊時,湖面上突然刮起了狂風大浪,幾船石雕不 幸全部翻沉于白蓮湖中。后來人們只從湖中打撈上來了一塊石碑,然后恭恭敬敬立在了袁閣老墓前。這塊石碑至今還遺落在橋堰堤村里。
墓地簡介
? 白蓮湖地處石首城東南,形狀也如同一朵盛開的白蓮花。此湖東抵東升鎮(zhèn)莊家鋪村,西接高基廟鎮(zhèn)喻家碑村,南臨東升鎮(zhèn)長堤寺村,北連筆架山辦事處斷崗口村。全湖原有湖面5.67平方公里,現(xiàn)為4.68平方公里,常年蓄水量1190萬立方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8.5米。
袁閣老墓道
作者:方文灝
陸埠水庫成,緣溪石徑絕,藍溪三女峰嫵媚,山腰鑿出西岙嶺。嶺頂向北望,水綢赴姚江,弗若遠處看白云,點點屋星排排開。湖沿九曲羊腸灣,彎盡山里山,袁馬橋頭偶垂釣,閑來畫水杉。
閣老墓道今安在,孩童忙引長者來。故居墻頭無,木房空蕩蕩,石階寬又寬,石梯緩又緩。墓道難覓人馬像,唯剩一淺塘,池塘浮萍綠,中有小橋過。長者理去竹葉枝,龍頭石像現(xiàn)身前。墓上竹林青,婦女不過應(yīng),抬看墓側(cè)有人家,似是閣老未歸去。此處謂袁馬,傳說是馬袁,懷古些微有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