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辛穆被舉茂才,做東雍州別駕,遷東荊州司馬,轉(zhuǎn)長史,帶義陽太守,領(lǐng)戍。雅有恤人志向,再轉(zhuǎn)汝陽太守。遇水澇人饑,上表請減輕租賦。帝答應(yīng),于是敕免汝陽一郡,讓以小絹為稅,任平原相。征為征虜將軍、太中大夫,在郡里去世。追贈后將軍、幽州刺史。
軼事典故
初次隨父在下邳,與彭城陳敬文友善。陳靜文的陳敬武,少年時學佛教,跟從師傅遠學,很長時間不回。陳敬文得病快去世時,用雜綾二十匹委托辛穆給陳敬武。辛穆很長一段時間見到陳敬武,過二十年,終于在洛陽見到陳敬武,把物還他,封題沒有拆開。當世稱他廉潔守信。
墓志銘
魏故持節(jié)后將軍幽州刺史貞簡辛侯墓志銘
君諱穆,字叔宗,隴西狄道人也。祖驍騎,氣節(jié)凝峻;父并州,風神爽拔。君纂世德之余暉,膺累仁之慶緒。器格端嚴,標尚清遠。溫恭孝友,天質(zhì)自然。忠信廉義,無假因習。表儁異於學初,總成德於冠始。蕭條樂古,恬淡寡欲。案積圖篇,筵無綺玩。加以博學洽聞,多識肯載。
太和十一年,舉司州秀才。超桂林之一枝,邁琨山之片玉。尋除東雍州別駕。于時舊式猶存,西府未立,半任之寄,寔隆茲日。雖褚碧當才優(yōu)之舉,王正稱選引之極,方之于君,實兼之矣。遷北中郎長史、東荊州龍驤府司馬,后為征虜司馬,又轉(zhuǎn)龍驤長史,帶西義陽太守。首贊一州,頻歷三府。實以政洽華戎,故久而不徙。后除汝陽太守。不籍鉤距,而情為自得,乃弘葦杖之仁,播時雨之澤。雖宗均在政,散飛蝗於九江;龔遂作守,整亂繩於渤海。方軒并駕,聲實無爽。及折轅告反,布被言歸,攀輪臥道,盈衢咽陌。遷中散大夫,尋加龍驤將軍。君履謙忌滿,在性自深。正光之末,遂乞表歸遜。朝廷欽咨道素,抑而不許。尋蒙引見,親加慰勉,即面除平原公相。修身范物,不言而洽,徵拜征虜將軍、太中大夫。君儀止閑和,辭彩清潤,不以榮辱變心,憂歡動慮。導民率下,盡仁讓之風;當官奉職,厲匪躬之節(jié)。由是嘉庸,簡於帝心,美頌溢於民口。而驚川不舍,頹山奄及。春秋七十有七,以孝昌三年五月五日,薨於位。痛迎市廛,悲深黃屋。詔贈持節(jié)、后將軍、幽州刺史,謚曰貞簡,禮也;浳涮┰暾录何此肥迦展镉显犰睹⑸街稀8辛旯扔写w,戀清猷于長往。式銘遺芳,寄之窮壤。乃作銘曰:
肇夏開源,資莘啟胄。懸河泌瀉,層峰累構(gòu)。夫君鐘美,標茲獨秀。霜筠共藹,風蘭等臭。惟忠惟孝,因心自得。有言有行,施吐成則。樂彼沖虛,恬此淵默。風節(jié)克宣,聲猷允塞。良玉既雕,逸翮斯舉。頻煩歷試,王猷克厚。入?yún)⒆h職,出紐邦組。澤漸鄘衛(wèi),化洽陳汝。禍福無常,吉兇共轍。一去國門,長違昭世。邅回邙路,參差丘垤。朝寵有追,聲徽無絕。
親屬成員
母親:酒泉馬氏,西海太守馬騭之女。
妻子:天水尹氏,新陽縣男尹孟瑜之女。
辛淵驍騎將軍 | 辛紹先并州刺史晉陽惠侯 | 辛鳳達京兆國常侍 | 辛祥征虜長史 | 辛琨 |
辛懷仁 | ||||
辛賁 | ||||
辛烈 | ||||
辛匡 | ||||
辛少雍給事中 | 辛元植儀同府司馬 | |||
辛士遜 | ||||
辛穆 | 辛子馥(字元穎) | 辛德維 | ||
辛子華(字仲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