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程天祚,廣平人。初為殿中將軍,頗有武力。元嘉二十七年三月, 魏主遣永昌王仁將步騎萬馀,驅(qū)所掠六郡生口北屯汝陽。時(shí)徐州刺史武陵王劉駿鎮(zhèn)戍彭城,遣參軍劉泰之帥安北騎兵行參軍垣謙之、田曹行參軍臧肇之、集曹行參軍尹定、武陵左常侍杜幼文、殿中將軍程天祚等將之,直趨汝陽。程天祚督戰(zhàn),戰(zhàn)敗被創(chuàng),為虜所獲。
程天祚妙善針術(shù),拓跋燾深加愛賞,或與同輿,常不離于側(cè),封為南安郡王。拓跋燾北還,程天祚因其沉醉,偽若受使督切后軍者,所至輕罰。程天祚為拓跋燾所愛,群虜并畏之,莫敢問。
元嘉二十八年(451)春,程天祚逃歸南朝;拓跋燾下詔:程天祚,一介常人,誠知非江南之選!近于汝陽,身被九槍,落在溵水,我使?fàn)慷鲋。凡人骨肉分張,并思集聚,聞其弟在此,如何不遣暫出?尋自令反,豈復(fù)茍留一人?十二月,以征北參軍徙江西流民數(shù)千家于姑孰。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五月,撫軍將軍蕭思話都督冀州刺史張永等向碻磝,魯爽、魯秀、程天祚將荊州甲士四萬出許、洛,雍州刺史臧質(zhì)帥軍趣潼關(guān),后為山陽太守。
孝建元年(454),世祖入討元兇,遣龍?bào)J將軍、行參軍程天祚率眾赴之。程天祚于東南據(jù)高丘,屯寨柵。太尉江夏王劉義恭登朱雀門,總?cè)簬,遣魯秀、薛安都、程天祚等直趣宣陽門,亦自南掖門入,與質(zhì)同會(huì)太極殿,生擒元兇劉劭。
大明二年(458)正月壬戌,白獐見山陽,山陽內(nèi)史程天祚以獻(xiàn)。
泰始元年(465),四方同反。晉安王劉子勛舉兵,輔國將軍、山陽太守程天祚依附于子勛。龍?bào)J將軍劉道符攻破山陽,程天祚請(qǐng)降。泰始二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