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米特羅普洛斯是一個較為奇特的人物,他的 名字對于我國聽眾來說似乎有些鮮為人知,然而當(dāng)人們提到現(xiàn)今世界上的指 揮比賽時,大概馬上就會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國際指揮大賽,那是一項設(shè) 在美國紐約的著名國際比賽,它使當(dāng)今世界上的眾多的青年指揮家們?yōu)橹?往,當(dāng)他們其中的哪一位摘取了那難得的桂冠時,便可以說在世界指揮界中 獲得了一項至高的榮譽,因此,年輕的指揮家們都在為獲得這項桂冠而艱苦 地努力著。那么作為這項著名比賽的被命名者米特羅普洛斯,到底是一位什 么樣的人物呢?其實,這位大藝術(shù)家在本世紀的早期就已是大名鼎鼎的了, 他是本世紀早期的一位威名顯赫的鋼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
生平
德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于1895 年出生在希臘的雅典,早年曾在雅典音 樂學(xué)院中學(xué)習(xí)鋼琴及和聲學(xué)和對位法,1918 年,他從雅典音樂學(xué)院畢業(yè),并 在畢業(yè)時榮獲了該院鋼琴演奏的金質(zhì)獎?wù)。從這以后,米特羅普洛斯開始走 向世界,他先后赴巴黎、布魯塞爾和柏林進行深造,在這段時間里刻苦地學(xué) 習(xí)作曲及鋼琴演奏,在柏林時,他曾投在了本世紀最偉大鋼琴大師之一布索 尼的門下潛心進修,取得了十分有益的經(jīng)驗,難怪他以后除了是一位杰出的 指揮大師和有成就的作曲家以外,還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著名鋼琴家呢, 他在鋼琴演奏方面的成就,其實并不比在指揮方面遜色,像他這樣藝術(shù)上“多 面手”式的大師,實在是很難得的。1924 年,米特羅普洛斯回到了祖國,擔(dān) 任了雅典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同時兼任了母校的作曲教授。他在任雅典交 響樂團常任指揮時,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才能,將這個交響樂團的水平提高 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從這方面說,他的確是一個為家鄉(xiāng)做出過突出貢獻的 藝術(shù)家,除此之外,他還在這段時間里兼任過柏林國立歌劇院的副指揮。1930 年以后,米特羅普洛斯正式開始了他的國際指揮生涯,他先于 1932 年至 1936 年擔(dān)任了法國巴黎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然后于卸任的當(dāng)年來到了美國,這 一年,他與美國著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舉行了在美國的首演,并且獲得 了令人鼓舞的成功,這時,他已是一位很有名氣的國際指揮家了。1937 年, 米特羅普洛斯繼尤金·奧曼迪之后,擔(dān)任了美國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即 后來的明尼蘇達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此期間為這個樂團的發(fā)展做出了不 小的貞獻。 1949 年,米特羅普洛斯迎來了他指揮生涯中的重要時期,這一 年,他繼大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之后,擔(dān)任了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紐約愛樂 樂團的常任指揮,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他整個指揮藝術(shù)的高峰時期,他在這 個樂團中一直干了九年,直到 1958 年才辭去了樂團常任指揮職務(wù),并由美國 指揮家伯恩斯坦接任。在這段時間里,他還曾于 1954 年兼任了紐約大部會歌 劇院的常任指揮,指揮了許多著名歌劇的演出。 1960 年,離開美國后的米 特羅普洛斯在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的舞臺上演出馬勒的交響曲時,忽然昏倒 在指揮臺上,至此,這位著名指揮家就再也沒有能夠睜開眼睛,成為站在指 揮臺上逝去的一代大師。
成績
米特羅普洛斯是 20 世紀最著名的希臘血統(tǒng)的音樂家之一,而另一位恐怕 就是“世界女高音之王”瑪麗亞·卡拉斯了。然而米特羅普洛斯雖是希臘人, 但卻在美國得到了藝術(shù)才華的展現(xiàn)和發(fā)展。1946 年,米特羅普洛斯加入了美 國籍,因此許多評論家都將他看作為美國指揮家。
米特羅普洛斯在美國期間曾擔(dān)任好幾個著名交響樂團的指揮,然而他最 引人注目的業(yè)績便是擔(dān)任紐約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了。紐約愛樂樂團是美國 資格最老的名牌交響樂團,它的歷任指揮都是赫赫有名的指揮大師,其中影 響最大的有托期卡尼尼、羅津斯基、瓦爾特和斯托科夫斯基等人,這些非凡 的人物對于紐約愛樂樂團,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而紐約 愛樂樂團本身也因為這些偉大人物的關(guān)系和影響而顯得更加出名,因此,誰 要想坐上紐約愛樂樂團常任指揮的交椅,那確實是需要真本事的,因為它的 起點實在是太高了,如果搞不好的話,東團受影響不說,自己也肯定會弄得 身敗名裂。因此,作為樂團和指揮兩方面,都將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而選擇的。 米特羅普洛斯在擔(dān)任這個樂團常任指揮的幾年中,樂團的演奏水平是很穩(wěn)固 的,并且始終保持著美國一流交響樂團的良好名聲,米特羅普洛斯在這個樂 團整整干了九年,可以說和樂團之間達成了相當(dāng)?shù)哪。因此,無論從威望 還是成就上來說,他都是紐約愛樂樂團建團史上的一位重要的人物。
米特羅普洛斯是一位有著兢業(yè)精神的指揮大師,他一生積極而不知疲倦 地從事著鋼琴演奏、作曲和指揮事業(yè),作為一個有聲望的名指揮,他曾是馬 勒作品的優(yōu)秀解釋者,1940 年,他因宣傳和介紹馬勒的作品而受到了美國馬 勒協(xié)會的嘉獎,獲得了很高的榮譽,而他最后在米蘭逝世時,也正是在指揮 馬勒的作品,這種巧合真是太有意思了,但不管怎么說,馬勒的作品畢竟伴 隨著他走完了人生的旅程,從這方面來看,似乎很有些“悲愴”的味道。
指揮特點
米特羅普洛斯不僅善于指揮馬勒的作品,實際上他對許多 20 世紀的現(xiàn)代派作品都有著很有特色的演釋,因此人們將他稱為“20 世紀現(xiàn)代音樂作品的 優(yōu)秀解釋者”。他對于以勛伯格為首的“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作曲家們的作 品,有著很具權(quán)威性的理解和演釋,比如勛伯格的《升華之夜》和貝爾格的 歌劇《沃切克》等作品,都是他極為擅長指揮的作品,此外,他對于俄國音 樂作品的指揮也有著一定的造詣,尤其是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
米特羅普洛斯的指揮風(fēng)格是明快而有力的,他的特點是氣勢宏大和瀟灑大方,在他指揮的作品中,很少能夠找到那些多愁善感的傷感情調(diào),這與他 本人身上所具有的氣質(zhì)和性格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他很重視音樂作品的結(jié)構(gòu)框 架,能夠客觀地對待作品中的原意,在指揮現(xiàn)代音樂作品時,能夠使人感到 一種極為精致的效果。米特羅普洛斯同時還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曲家,他從投身音樂事業(yè)的那 一天起,就以沒有放棄過作曲專業(yè),他不但擔(dān)任了多年的作曲教授,而且還 在繁忙的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相當(dāng)數(shù)量的作品,其中包括歌劇、交響曲、大協(xié)奏曲、 室內(nèi)樂、鋼琴曲和歌曲等眾多的體裁,其中歌劇《修女比阿特麗斯》是他較 有影響的一部作品。
評價
米特羅普洛斯是一個為藝術(shù)鞠躬盡萃的指揮大師,為了他所從事的崇高 事業(yè),他不惜獻身在了指揮臺上,這種精神是何等的令人欽佩呀!人們?yōu)榱?永久地紀念他,緬懷他的光輝業(yè)績,才于 1961 年設(shè)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國際 指揮比賽,今天,通過這項有益的活動,不但培養(yǎng)和造就了許多后輩的指揮 人才,同時也使得他那不朽的名字永遠銘記在了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