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李華偉(Hwa-wei Lee),美籍華人,祖籍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曾擔任過美國圖書館學會理事、俄亥俄州圖書館學會理事、華美圖書館員學會會長及理事、國際圖聯大學及研究圖書館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獲得過俄亥俄大學最杰出行政人員獎、華美圖書館員學會杰出服務獎、俄亥俄州最杰出圖書館員獎、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杰出貢獻獎、美中華人學術及專業(yè)學會杰出服務獎、美國圖書館學會國際關系卓越貢獻獎、亞美及太平洋地區(qū)圖書館員學會杰出服務獎、美國新聞署杰出服務獎、美國圖書館學會杰出理事獎、俄亥俄圖書及信息網感謝狀、中國圖書館學會榮譽會員等。
個人經歷
1931年1月生于廣州,家中兄弟姐妹七個人,排行第三。
抗戰(zhàn)期間,輾轉于桂林和重慶完成小學和中學。
1947年,入桂林國立漢民中學,讀高一和高二。
1949年隨家人移居臺灣。進入臺灣省立臺中一中,讀高三。
1950年考入臺灣省立臺灣師范學院教育系,1954年畢業(yè)獲得教育學士。
1957年被美國匹茲堡大學錄取,拿到了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獎學金,赴美攻讀教育行政學碩士。獲教育碩士、圖書館學碩士主修教育的哲學博士學位。
留學期間,所有留學生一樣,靠打工維持學業(yè)。他在匹茲堡大學圖書館打工時,負責書庫上架。1959 年由匹茨堡大學圖書館正式聘用。
1962 年由匹茨堡城的都肯大學圖書館聘為采訪部主任兼該館非洲特藏部主任,主管書籍的采購和編目。
1965年在匹茨堡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以后,由當時賓州的愛丁堡州立學院聘為圖書館副館長兼圖書館系助理教授,次年升為館長及副教授,為中國人在美國高等院校擔任圖書館館長最早的一人,在此期間還一度兼任圖書館學系系主任一職。
1968年,由美國國際發(fā)展總署向賓州愛丁堡州立學院借調,派往泰國的亞洲理工學院擔任該院首任的圖書館及信息中心主任。在亞洲理工學院服務時, 應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圖書館學系之邀,在該系講授“圖書館自動化”的課程。除此之外,多次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發(fā)展計劃、世界糧農組織、加拿大國際發(fā)展及研究中心等機構有關圖書館發(fā)展項目的顧問。
1975 年回美后應聘擔任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教授級副館長。
1978-1999 年任俄亥俄大學圖書館院長級館長。
1999年9月退休。為了表彰他為俄亥俄大學圖書館作出的貢獻,俄亥俄大學將該校一圖書館分館命名為李華偉圖書館,他成為第一位有幸被美國大學圖書館命名的館長。
2000-2002 年任 OCLC 杰出訪問學者。
2003年,他退而復出,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也是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自1928年成立以來的第一個華裔主任。
著作
在他四十多年的圖書館生涯中,發(fā)表過八十多篇文章,出版了《圖書館學的世界觀》、《現代化圖書館管理》等五本書,編過三本會議錄及先后擔任了七種學術期刊的編輯委員。
代表作是《現代化圖書館管理》,自1996年出版以來,在圖書館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劉茲恒一直將該書推薦為學生的必讀書,他認為該書是迄今為止在圖書館管理方面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最好,中西方管理學思想融會貫通、現代圖書館管理理念得到充分展現的一部高水平著作。
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兩卷本《李華偉文集》。包含李華偉博士的著述和研究李華偉博士的著述兩個部分。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殿堂的智者--李華偉傳》。主要記述李華偉博士的家庭、生活、事業(yè)與貢獻。
人物評價
他是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自1928年成立以來第一個坐上此位的美籍華人。美國第一位華人高校圖書館館長,第一位有幸被美國圖書館命名的館長,俄亥俄州圖書館學會特別授予他終身榮譽館員的稱號 (Ohio Hall of Fame Librarian)。 當他從俄亥俄大學退休時,該校董事會破例將一座新建的圖書館分館命名為“李華偉圖書館分館”。除此以外,還特別將總館的第一層樓重新裝修,命名為“李華偉國際藏書中心 ” 。
1982年,李華偉博士以外國專家身份第一次回到久別的祖國,他結識了許多圖書館界的同行,這激發(fā)了他要用自己在海外多年的經驗,為中國的圖書館發(fā)展盡力的激情。他在國際圖書館界的名望和成就很快引起許多高校的關注和興趣,幾乎每年都有不少院校邀請他回國講學。他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四川聯合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天津理工學院等為客座教授,同時,擔任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信息中心、蘭州文獻信息中心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顧問。
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贊助下,設立了國際圖書館員培訓計劃,先后有來自世界各地160多位學員完成培訓,其中近百人來自中國大陸。他們都是圖書館長、副館長及部門主任。這一培訓計劃成為國會圖書館國際合作的典范。
在李華偉博士的倡導下,首屆中美圖書館合作會議于1996年在北京舉行,兩國近百位圖書館長和專家學者就“全球的信息存取——挑戰(zhàn)與機遇”,展開熱烈討論。會議取得圓滿成功,中美圖書館界的合作從此開始。李華偉博士做了大量牽線搭橋的事,被譽為“經緯樞紐,華美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