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生平
當(dāng)初智宣子選擇繼承人時(shí),智國(guó)果諫曰:“瑤不如宵也!笨梢(jiàn),智宵品格非智伯瑤可比。后智瑤為政,遣其兄智宵求蔡皋狼之地于趙氏,趙氏不許,智宵回報(bào),智伯大怒,盡出智氏之甲以伐趙。
姓氏源流
智(zhì)氏,出于荀氏。源自晉國(guó)公族、荀氏始祖荀息。
荀息,本姓原氏,名黯,字息。晉武公滅荀國(guó),將荀國(guó)舊地賞賜給原氏黯為邑,原氏黯別為荀氏,史稱荀叔。荀息生荀逝敖,逝敖生長(zhǎng)子荀林父,晉文公以荀林父為中行將,是為中行桓子,其后稱中行氏;荀林父之弟荀騅,是為程文子,其后為晉國(guó)程氏;逝敖生幼子荀首,晉成公封其于智,是為智莊子,其后稱智氏。
荀林父、荀騅、荀首為同一祖父,具有血緣關(guān)系,晉國(guó)的中行氏、程氏、智氏皆出于原黯(荀息)一宗,荀氏別族,三姓同源。
智氏世系
始 祖智莊子智 首 史稱荀首,子智罃
二世祖智武子智罃[yīng]史稱荀罃,子智朔
三世祖 智朔(早逝、無(wú)謚號(hào)) 史稱荀朔,子智盈
四世祖 智悼子 智盈 史稱荀盈,子智躒
五世祖智文子智躒[luò]史稱荀躒,子智申、智果、智徐吾
六世祖 智宣子 智申 史稱荀申,子智宵、智瑤
六世祖 智徐吾 春秋晉國(guó)涂水大夫,以封邑“涂”為氏,改為涂氏。
六世祖智果春秋晉國(guó)大夫,因家族繼承人的人選的問(wèn)題,別族于太史為輔氏。
七世祖 智宵 智申長(zhǎng)子,子智國(guó)
七世祖 智襄子 智瑤 史稱智伯瑤,子智開(kāi)。
八世祖智國(guó)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分智時(shí),投水自盡。
八世祖 智開(kāi) 公元前452年,趙、韓、魏三家分智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國(guó)。
八世祖 智寬 公元前448年,趙、韓、魏三家分智六年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國(gu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