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6歲喪父,12歲喪母,由長兄李志云撫養(yǎng)。小學畢業(yè)后入無錫第三師范。1918年畢業(yè)后入北京大學哲學系。
經歷
在學期間,參加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擔任校對和記錄,后任干事。孫伏園負責編輯,他和宗甄甫負責出版發(fā)行工作。孫伏園去編輯《晨報副鐫》后,新潮社的編印工作由他負責。1924年,《語絲》周刊創(chuàng)刊,他負責出版發(fā)行工作。兩年不到,出了12種新書。1925年,在魯迅支持下,與大哥李志云、夫人蔡漱六及孫伏園集資在北京創(chuàng)立北新書局,以《新潮社文藝叢書》、《語絲》為基礎,李志云為經理,他負責組稿、編稿、出版。該店就選了魯迅譯的《苦悶的象征》出版的一天開業(yè)。1927年4月,奉系軍閥張作霖查封書局并逮捕李小峰,幸而事先避入蘇聯大使館,繞道大連南下上海。從此,上海北新書局改為總局,他負責編輯出版工作,二哥仲丹任經理(名義上經理,發(fā)行人仍為李志云)。繼續(xù)出版由魯迅主編的《語絲》,創(chuàng)刊由魯迅和郁達夫合編的《奔流》,具體編務由他擔任。出版魯迅、冰心、郁達夫、蔣光慈第一流的作者、名人的作品。按魯迅的要求,率先采用多留天地、新式標點的版式,率先廢除碼洋(虛價)改標實價,出書力求精美,廉價,對作者要優(yōu)厚,是為北新書局的黃金時代?墒1931年、1932年幾乎被封,元氣大傷,書局也改而出版教科書和兒童讀物,并收縮業(yè)務?箲(zhàn)時期,去安徽立煌勉強維持營業(yè),抗戰(zhàn)勝利后遷回上海。新中國成立后,聯絡私營書店組織上海通聯書店,任常務董事。后任童聯書店行政管理委員會主任。1954年,與廣益、大中國、人世間成立四聯出版社,任副社長兼代總編輯(顧頡剛任總編輯)。1956年,加入農工民主黨。公私合營后,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編輯部第一副主任,當選為上海市政協委員。1958年5月被錯定為右派分子。1962年調到上海出版文獻資料編輯所。撰寫《新潮社的始末》、《魯迅先生與北新書局》等10萬字回憶錄。1963年退休。1971年9月3日在上海含冤逝世。著有《徐文長的故事》等民間故事30多種,譯有《瘋狂心理》、安徒生的《旅伴》(童話)等、愛華耳特的《兩條腿》(童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