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波列斯瓦夫一世統(tǒng)治時代,小波蘭正式歸入王朝版圖。他在994年征服波美拉尼亞。約在999年,波列斯瓦夫一世侵占了屬于捷克的西里西亞、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
波列斯瓦夫一世與志大才疏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多次作戰(zhàn)(1003年—1005年,1007年—1013年,1015年—1018年),以避免波蘭受神圣羅馬帝國左右。1018年雙方簽訂了布迪申和約。1000年,波列斯瓦夫一世在格涅茲諾設立獨立的總主教區(qū),提高了波蘭的國際地位。波列斯瓦夫一世于1003年兼任波希米亞公爵。1018年,他曾率軍東征基輔。
1025年,波列斯瓦夫一世在臨終前由教皇約翰十九世加冕為國王。
繼位前
波列斯瓦夫一世的父親是梅什科一世,關于他,他的本名并不叫梅什科,可能是叫梅奇斯瓦夫。他大體上統(tǒng)一了波蘭的國土。他曾與斯拉夫部落柳蒂奇人作戰(zhàn),以求獲得波美拉尼亞;又曾與波希米亞的王公爭奪西里西亞和小波蘭。10世紀中波列斯瓦夫的父親統(tǒng)一了奧得河與布格河之間的斯拉夫部落,但是期間還曾經(jīng)一度被基輔羅斯人擊敗過,總體來說波蘭建國初期的基調(diào)就是向四周擴張,而波列斯瓦夫一世的目標是成為所有西斯拉夫人的國王
波列斯瓦夫一世的童年是在神羅和波西米亞之間度過的,18歲那年,在他的父親安排之下,他迎娶了一位薩克森地區(qū)王公的女兒,不幸的是那位公主中途中患病去世,而之后,又在其父親波列斯瓦夫解除了他的婚姻,而與匈牙利阿爾帕德王朝國王的女兒結(jié)婚來由此包圍波希米亞。但由于當時匈牙利對波希米亞沒有采取軍事行動的計劃,他又于987年取消了這個婚姻,而與一名勢力強大的塞爾維亞貴族的女兒結(jié)婚。這樣一來神圣羅馬帝國的東部邊界進入波蘭擴張的范圍之內(nèi)。
波列斯瓦夫一世不甘心成為父親的政治砝碼,這使得梅什科一世已經(jīng)想取消波列斯瓦夫的繼承權,讓他與他的第二任夫人的兒子來繼承。這時候的波列斯瓦夫該怎么辦呢?
先下手為強,這是自古以來的定律,當父親去世之后,而沒有立下遺囑,波列斯瓦夫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驅(qū)逐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和繼母,由于繼母和弟弟的支持者多是來自老家薩克森公國,而波列斯瓦夫的支持者多是本地人,而且人數(shù)顯然占到優(yōu)勢,波列斯瓦夫帶領一群人對著繼母和弟弟下了逐客令,而他們也很知趣的離開了波蘭,這就是波列斯瓦夫的不流血政變
與奧托三世的和睦關系
在波列斯瓦夫即位初期,他的目標和其父親一樣,就是向四周擴張,但是居于宮廷之中的波列斯瓦夫深諳擴張不僅僅需要武力,也需要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首先他在易北河流域的斯拉夫人中派出傳教士,宣傳福音,這里需要說一下大約在964年,梅什科一世與波希米亞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的女兒多布拉瓦結(jié)婚。大概是受到信仰基督教妻子的影響,梅什科一世于966年受洗,并規(guī)定基督教(天主教)為波蘭國教,992年,梅什科一世在自己即將去世前,于一份文件中將波蘭置于教皇保護之下。所以呢,波蘭可以派出自己的傳教士到這些野蠻人之地傳遞福音,這些傳教士都是不怕死的勇者,他們勸說這些野蠻人皈依基督教,相當一部分德國東部的斯拉夫人被打動,成為了波列斯瓦夫的聯(lián)盟者,這些人給神羅帶來的麻煩接下來會說到
但是也要考慮到這些野蠻人中也有苦口婆心勸說都不肯接受福音的野蠻人(畢竟斯拉夫人是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為主的社會結(jié)構),他們將傳教士拒之門外,波列斯瓦夫?qū)@些人很上火,不過不乖也有招,你不乖,胡蘿卜不吃,棒槌伺候!
而此時的奧托三世前來拜訪正給波列斯瓦夫這么一個機會,和其他君王不同,波列斯瓦夫沒有保持低調(diào),而是把所有家當,包括遺產(chǎn)都show了出來,并告訴他這些財富都是我波列斯瓦夫所得到的,并稱呼自己的父親是窮光蛋(反正也和自己的父親不和),奧托三世看著眼前這個已經(jīng)頗具實力(雖然是吹牛占大部分)的波列斯瓦夫,覺得這是個可靠地盟友
奧托三世說“o了,跟哥混,有飯吃,行,咱成為兄弟吧!敝链,被忽悠的不像樣的奧托三世,正式的承認了波蘭的獨立地位,并結(jié)為聯(lián)盟
1000年奧托三世親自到格涅茲諾朝圣并在那里簽署了格涅茲特法令。關于這個法令的理解有爭議。波蘭歷史學認為這是奧托將波列斯瓦夫提升為波蘭國王。但是這個說法并沒有毫無疑問地被證實,因為當時沒有特別的報道,而波列斯瓦夫的加冕也是在1025年才正式(重復)進行的。但是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奧托三世提高了波蘭君主的地位,至少他授予波列斯瓦夫國王的權利(比如設立主教,根據(jù)此前的一個教宗法令只有國王才有這個權利)。此外還可以肯定的是設立格涅茲特大主教教省?莆植紵岣、克拉科夫和弗羅茨瓦夫的主教均受該大主教領導。而過去的傳教主教波茲南則保持了其獨立性。此外奧托三世獲得了阿達爾貝特的一支臂膀,波列斯瓦夫的兒子梅什科與奧托的一個侄女訂婚。
波列斯瓦夫一世很快聯(lián)合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三世向不信基督教的斯拉夫人宣戰(zhàn)。此外他在994年征服波美拉尼亞。約在999年,波列斯瓦夫一世侵占了西里西亞、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與此同時波希米亞在這個地區(qū)的勢力逐漸變?nèi)。波列斯瓦夫最重要的同盟者是邁森的伯爵和后來圖林根的公爵。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的波列斯瓦夫一世已經(jīng)開始在神羅有一定的人脈基礎,這使得之后的波蘭甚至有機會介入神羅的部分內(nèi)政
1002年奧托三世死后邁森伯爵參加競爭王位,波列斯瓦夫在邁森派黨人贊同的情況下決定將自己的疆域向盧薩蒂亞和邁森擴張。邁森希望此舉能夠幫助他們控制住在當?shù)氐牟恍呕浇痰娜,而邁森伯爵作為回報則一如既往的支持波列斯瓦夫,并希望如果能夠當選神羅皇帝,將會一直保持和波蘭的蜜月期
與亨利二世的戰(zhàn)爭
不過,抱歉的是,歷史不歡迎假設和如果,因為這沒有意義,邁森伯爵參加競爭王位,但是被對手謀殺。新當選的神羅皇帝亨利二世對于波蘭充滿了戒備之心。而此刻的波列斯瓦夫一世和亨利二世不熟,希望能夠和這位神羅皇帝見上一面,打探一下底細,而亨利二世也想趁這個機會除掉眼前的禍害,畢竟,波蘭連續(xù)向西部擴張,已經(jīng)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快
于是,在和亨利二世會晤的途中,波列斯瓦夫在梅澤堡遭到襲擊,扈從全部被殺,他本人勉強逃生。從此波列斯瓦夫與亨利二世交惡。而數(shù)月后邁森伯爵的兒子和繼承人與波列斯瓦夫的女兒結(jié)婚。這兩家終于結(jié)上了梁子,而之后的歷史證明,就算是沒有這次刺殺,這兩家也將會結(jié)仇。
在這之后1003年3月波列斯瓦夫接管波希米亞。這樣波列斯瓦夫的反亨利聯(lián)盟包括波希米亞、邁森和波蘭。他的妹夫丹麥國王斯萬一世也參加了這個反亨利聯(lián)盟(丹麥本來就和神羅不對付)
亨利二世不僅拒絕承認波蘭和神羅的平等地位,而且試圖說服波列斯瓦夫讓他承認波希米亞是亨利封給他的。波列斯瓦夫一下子就怒了,“憑啥呀,這是哥努力的結(jié)果,誰像你靠刺殺別人獲得權力?波叔很生氣,后果很嚴重,你Y等著挨揍吧!
得,談判破裂,那么就開打吧
1003年復活節(jié)亨利二世因此與斯拉夫地區(qū)的非基督徒聯(lián)盟。此后不久雙方開戰(zhàn)。戰(zhàn)場包括易北河流域和邁森周圍地區(qū)。一開始波列斯瓦夫能夠保住邁森。但是最重要的戰(zhàn)場則是波希米亞,尤其是布拉格周邊。波列斯瓦夫在波西米亞的貴族和市民中沒有多少支持者,因此當?shù)刭F族和市民均幫助亨利。此外波希米亞的合理繼承人雅羅米爾也站在亨利的一邊。1005年亨利在波希米亞的支持下開始入侵波蘭。由于雙方的力量差不多,因此他們在波茲南達成和議。
于是第一次結(jié)果,不分勝負,兩家仇人還是聯(lián)盟了,不過冤家宜結(jié)不易解,之后的沖突將繼續(xù)伴隨著他們的后半生
亨利二世試圖說服波列斯瓦夫讓他承認波希米亞是亨利封給他的。但是波列斯瓦夫拒絕承認。1003年復活節(jié)亨利二世因此與斯拉夫地區(qū)的非基督徒聯(lián)盟。此后不久雙方開戰(zhàn)。戰(zhàn)場包括易北河流域和邁森周圍地區(qū)。一開始波列斯瓦夫能夠保住邁森。但是最重要的戰(zhàn)場則是波希米亞,尤其是布拉格周邊。波列斯瓦夫在當?shù)氐馁F族和市民中沒有多少支持者,因此當?shù)刭F族和市民均幫助亨利。此外波希米亞的合理繼承人亞羅米爾也站在亨利的一邊。1005年亨利在波希米亞的支持下開始入侵波蘭。由于雙方的力量差不多,因此他們在波茲南達成和議。但是當波列斯瓦夫又開始向邁森附近的非基督教徒開戰(zhàn)時亨利于1007年廢除和約。波列斯瓦夫向馬格德堡進軍。他重占了勞奇茨及其首府鮑岑。直到1010年亨利才有時間再次向東進軍,但是他的這次作戰(zhàn)沒有成果。1013年雙方在梅澤堡達成和約。亨利將勞奇茨封給波列斯瓦夫,波列斯瓦夫的兒子和繼承人梅什科二世與奧托三世的一個侄女訂婚,此外雙方達成互相提供軍事援助的協(xié)議。
同年亨利向波列斯瓦夫提供了軍隊來進攻基輔,但是這次進攻沒有成功。由于這次失敗波列斯瓦夫無法也不愿向亨利提供軍隊來幫助他進軍意大利。這導致了雙方的關系再次惡化。1015年雙方又開始交戰(zhàn)。雖然雙方均損失相當大,但是最后這次交戰(zhàn)不分勝負。此后雙方的作戰(zhàn)轉(zhuǎn)移到基輔。波列斯瓦夫支持他的女婿斯維亞托波爾克,而亨利則支持雅羅斯拉夫。1017年夏亨利又開始進攻波蘭,但是實際上這次進攻除圍攻西里西亞的一座城堡外并沒有發(fā)生很多戰(zhàn)事。與此同時雅羅斯拉夫從東部進攻波蘭,與此同時波列斯瓦夫則入侵了易北河和穆爾德河之間的地區(qū)并俘虜了許多人。而他的兒子則劫掠了波希米亞。1018年雙方達成了鮑岑和約。這個和約的內(nèi)容今天已經(jīng)失落。據(jù)說亨利向波列斯瓦夫提供軍隊讓他進攻基輔。這次戰(zhàn)役終于成功,但是波列斯瓦夫不守信,沒有讓斯維亞托波爾克當基輔公爵,而是自領基輔公爵的頭銜。由于他的軍隊在基輔大加劫掠,因此數(shù)月后基輔爆發(fā)暴動,波列斯瓦夫倉促出逃。
晚年
鮑岑和約達成后波列斯瓦夫達到了其權力的頂峰。在雅羅斯拉夫恢復其力量前波列斯瓦夫持基輔羅斯的頭銜。繼神圣羅馬帝國康拉德二世后他是中歐和東歐最強大的統(tǒng)治者。亨利二世死后,1024年教宗派代表赴波蘭,1025年他臨死前不久(再次)被教宗代表加冕為波蘭國王。波列斯瓦夫始終試圖上升到國王的地位,但是在亨利死前他未能達到這個目的,因為亨利始終在教宗面前反對。
評價
波列斯瓦夫一世大力在波蘭推廣基督教,通過在波蘭建立一個獨立的、直接受教宗領導的大主教教省格涅茲諾,他使得波蘭的教士從馬格德堡大主教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但是一直到1130年馬格德堡大主教還試圖讓波蘭教士屈服于他的統(tǒng)治之下。因此奧托三世決定承認波蘭主權的決定在德國的高層教士階層中也受到強烈反對。通過他自己被加冕為過往他使得波蘭完全脫離了神圣羅馬帝國。但是他的兒子和繼承人梅什科二世在位時波蘭的勢力就已經(jīng)開始大大降低。這個新國家的財富和資源通過他向各個方向的同時大力擴張被耗盡。在國民中爆發(fā)了社會和宗教目的的動亂。波列斯瓦夫一世死后十年里就有許多波蘭人又脫離基督教了。同時波蘭必須與周邊不愿見到波蘭強大的勢力作戰(zhàn):向西與神圣羅馬帝國,向東與基輔羅斯。
波列斯瓦夫一世擴張的目的在于將所有西部斯拉夫人統(tǒng)一在一個基督教王國中。這個目標與當時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東部政策正好抵觸。尤其有爭議的是易北河和奧德河之間的斯拉夫人以及波蘭以南波希米亞到斯洛伐克的地區(qū)。尤其居住在易北河的斯拉夫人非常尊重波列斯瓦夫一世。索布人將波列斯瓦夫一世看作是自己的民族英雄。波列斯瓦夫一世統(tǒng)治末年波蘭實際上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衰落的現(xiàn)象。波美拉尼亞或者其部分地區(qū)分裂。因此他死后不久波蘭就由于內(nèi)部財政、軍事和地域的過分擴張以及外部敵人的聯(lián)盟而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