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歷程
“彼得、保羅與瑪麗”組合由彼得·亞羅、保羅·斯圖基和瑪麗·特拉弗斯3人組成,在上世紀60年代享譽一時。特拉弗斯擁有蜜糖般的嗓音和一頭標志性的金發(fā),她作為主唱在表演時站在中間,另外兩人則兼任吉他伴奏。他們在紐約格林尼治村一家咖啡館首次登臺演唱,很快就以獨特的風格吸引了人們的注意。1962年他們的首張專輯一經(jīng)推出便登上美國唱片銷量榜首位。
經(jīng)“彼得、保羅與瑪麗”重新編曲、翻唱的《如果我有一把錘頭》《檸檬樹》《花兒都到哪里去了?》《帕夫,神奇的龍》《答案在風中飄》等一批歌曲都被視為美國民謠音樂的經(jīng)典。
同時,3人還積極參與當時的民權運動和反戰(zhàn)運動,在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演說活動中進行表演。
1970年組合解散,3人開始各自發(fā)展,但所取得成就都不及三重唱時期。
因病逝世
2004年特拉弗斯被診斷患有白血病,隨后接受了骨髓移植,但2009年病情突然惡化。
2009年9月16日,美國著名民謠三重唱組合“彼得、保羅與瑪麗”中的瑪麗·特拉弗斯因白血病醫(yī)治無效,在康涅狄格州西南部城市丹伯里的丹伯里醫(yī)院離世,終年72歲。
“彼得、保羅與瑪麗”組合的另兩名成員分別對特拉弗斯的去世表示哀悼,稱贊她“以最勇敢、豁達的方式度過了生命的最后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