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簡介
碩塞
和碩莊親王為清代鐵帽子王之一。始祖為太宗文皇帝第五子碩塞。碩塞,天聰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亥時生,生母側(cè)妃葉赫那拉氏。順治元年十月封多羅承澤郡王,尋進親王。七年以無號故改稱郡王。八年二月晉和碩親王,后管理兵部,十年掌宗人府事。十一年十二月初五寅時薨,年廿七。謚曰裕。
允祿
允祿,為圣祖仁皇帝第十六子?滴跞哪炅率巳彰畷r生,生母順懿密妃王氏?滴趿荒暾评韮(nèi)務(wù)府。雍正元年繼襲莊親王。二年掌宗人府。十三年總理事務(wù)。乾隆三年與議政,管理理藩院事務(wù)。二十一年掌宗人府事務(wù),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午時薨,年七十三,謚曰恪。
改繼爭議
博果鐸死后無嗣,當(dāng)時在莊王的小宗惠王支中,有四人在世,分別為:明赫(博翁果諾次子伊泰子)、福蒼(博翁果諾第五子)、球琳(福蒼長子)、塔扎普(福蒼次子),按照法理,這四位均可以承繼莊王大宗,但是世宗卻讓允祿承襲,這種不符合法理的承繼,體現(xiàn)了世宗朝對軍功王的削弱。
旗籍地位
旗籍
莊王一脈封旗較晚,直到順治元年才封入鑲紅旗。旗內(nèi)大旗主為克勤郡王(禮王長子后裔),小旗主還有尼堪(褚英后裔),均是入關(guān)前的軍功王。故而莊王領(lǐng)有的旗份并不算很多。允祿承襲莊親王之后,莊王從遠支宗室被改為近支宗室,在清代絕無僅有,而惠郡王一脈則仍為遠支,旗籍均為鑲紅旗。
地位
莊王的地位在鐵帽子王中,一直是十分尷尬的。正如孟森所說:“莊王…功績聲望遠在諸王之下,其必湊一世襲罔替之?dāng)?shù)。”而清初八家鐵帽子王中,只有莊親王非嫡妻所生,并且不配享太廟,其地位可見一斑。一般認(rèn)為,高宗在確定八家的時候認(rèn)為太宗脈下至少占據(jù)兩席,而太宗脈下除了肅王外,只剩下了莊王一家。這樣莊王才會進入世襲罔替的行列。話雖如此,雖然和其他七家相形見絀,但是莊王一門和其他恩封諸王比,實力還是稍強的,特別是八家鐵帽子王均為遠支,只有莊王改列近支,在關(guān)系上也與皇室更加接近,這在八家鐵帽子王中也是十分特殊的。
世系名人
承襲
承澤裕親王碩塞;
莊靖親王博果鐸;
莊恪親王允祿;
莊慎親王永瑺;
莊襄親王綿課;
莊親王奕,以罪革爵。
莊勤親王綿護;
莊質(zhì)親王綿嘩;
莊厚親王奕仁;
莊親王載勛,以罪賜死;
莊恭親王載功;
莊親王溥緒。
另有永瑺之父弘普被追封為莊親王。
支系
碩塞共有四個兒子。其中庶福晉生育的第三子輔國將軍鞥額布在孫輩絕嗣。第四子隨哈早夭。嫡福晉生育二子,長子博果鐸繼承了大宗。次子博翁果諾在康熙四年封惠郡王,成為小宗。由于博果鐸無嗣,莊王的大宗被圣祖系的允祿繼承。而小宗的惠郡王,也數(shù)次被革退,后裔爵位只有一個奉恩將軍。
名士
莊王一門,從第三代莊恪親王允祿開始,便專通音律。第四代的莊慎親王永瑺,是允祿的長孫,其生父為追封莊親王的鎮(zhèn)國公弘普。他繼承了祖父允祿的特長,專精音律,一直掌管樂部。又有奕賡,為莊襄親王綿課第十二子,宦海沉浮,自號“天下第一廢物東西”,熟識掌故,著有《佳夢軒叢書著》。
末世
清末的莊親王是載功,由于其兄縱容義和團最后被賜死,而庚子之亂的時候外國人破壞了王府,莊王一門的實力急劇下降。光緒二十八年襲爵的載功也是罕有建樹,民國四年去世,謚曰恭。后由其長子溥緒繼承爵位,是為末代莊親王。溥緒嗜好京劇,后專事戲曲研究,改名莊清逸,1931年死在北京。
府邸園寢
府邸
莊王府在西城太平倉胡同路北。正北面闊五間,大殿七間,有丹墀,東西配殿各五間,后殿五間,后寢七間,后罩房九間,西路為花園,東路為祠堂和附屬房屋。1914年,莊恭親王載功將府邸賣給軍閥李純兄弟,李純拆下建筑的各個部件,編號后于1923年在天津重建,現(xiàn)為南開人民文化宮。
軍閥李純兄弟購下莊王府兩年后,社會上就流傳了“豫王府挖出黃金”的謠言。于是李純兄弟財迷心竅,希望用“拆王府”的方式來尋找莊王府的寶藏,于是才有了移建莊王府的行為。當(dāng)然,他們的“尋寶夢”最終是破滅了,而李純在1920年暴死,重建的王府還是持續(xù)了下來,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園寢
莊王一門在北京的墳地均集中在房山磁家務(wù),具體劃分為前陵(葬碩塞)、后陵(葬博果鐸)、西陵(葬允祿)、小西衙門(葬弘普、永瑺、綿課)、小新陵(葬綿護、綿嘩、奕仁)、松樹圈(葬奕、載功)、姑娘墳(不明)、大立峪(葬載勛)八處園寢。據(jù)說目前僅!昂罅辍边有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