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張修玄
河南開封人士,祖籍隴西。
于宋英宗時期治平五年進京殿試中第二甲第四十一名,同進士出身,時年二十三歲。
任寧州縣丞,封官八品。
為政清廉,民間口碑頗好。
《寧州縣志》有載:“修玄子虛,品性端厚,身長七尺,容貌雄偉,才氣尤佳,為政頗得其法,熙寧八年修揚正亭,建徐堤,圍湖而造田,時寧州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yè),民之幸哉!
熙寧五年官拜七品任利州知縣,臨行之時,百姓為紀念,自造碑于揚正亭前,上拓張修玄手跡《揚正》一詩。
元豐元年又任淮陰安撫使,官拜從五品。時淮陰應(yīng)青苗法新頒而前任行之有誤,導(dǎo)致黃綠不接,民怨聲載道,子虛開倉放糧安撫民心,又一年內(nèi)滅淮陰流寇,火燒十里連營,政績斐然。
次年,原妻子吳氏患肺癆病危,殞,子虛時有要務(wù),不能伴之左右。及事畢,才聞惡訊,泣作《釵頭鳳(其一)》和而悲之。
元豐二年,烏臺詩案起,子虛上諫為東坡辯,又因?qū)憽垛O頭鳳(其二)》諷刺王安石變法不當(dāng),遭御史臺反咬牽連,貶官三品,任密州知府。時三十四歲。
元豐六年,續(xù)弦,娶密州莫家之女,連連遭御史臺打擊,對當(dāng)時政治完全失望,半農(nóng)半官。世稱張密州。
宋徽宗時期宣和元年,罷官舉家南下,定居蘇杭,此時因喬遷之喜,作《減字木蘭花·紅杏》作紀念,又當(dāng)是感懷宋祁之詞。時七十四歲,兩年后陽壽耗盡于七十六歲逝世。
其辭世后兩年,宣和七年,金人大舉南下,北宋國破。
代表詩作
《釵頭鳳(其一)·清風(fēng)吹》清風(fēng)吹,落夕輝,小徑幽亭夜光杯,瓊漿液,飲憔悴。一點秋思,滿地紅緋,醉、醉、醉。
瀟湘水,荊州淚,臨江難解其中味,小門外,石安在?獨登樓臺,空倚欄桿,悲、悲、悲。
《釵頭鳳(其二)·年來景》
年來景,孤身影,故地重拾舊時情。樓空在,無人去,一杯清淚,半首離曲,慮、慮、慮。
滄桑移,月偏西,物是心非露濕衣。萬事休,忍不泣,破鏡何緣,再提愁緒,去、去、去。
《減字木蘭花·紅杏》
來時正好,柳條新抽碧絲絳。千金輕笑,杏花樓頭更春宵。
勸君應(yīng)駐,共飲小酒一杯無?詩人煩惱,留得斜陽向晚照。
《揚正》
揚正亭外疾風(fēng)狂,雨霧重重籠四方。
青天破開霧散處,水平浪靜隱斜陽。
秋水長天共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倚亭高閣看天下,天下不見怎思量。
《江城子·瀟瀟暮雨灑心頭》
瀟瀟暮雨灑心頭,近沙洲,遠白鷗。垂釣老叟,獨坐鬢雙秋。煙波江上一葉舟,雨繁紛,霧凝稠。
千里長江入海流,水悠悠,何時休。一壺濁酒,愿銷萬古愁。雨收云散現(xiàn)斜陽,心猶憂,淚仍流。
《丑奴兒·獨立高樓》
獨立高樓苦寂寥,風(fēng)也飄飄,雨也飄飄,佇倚欄桿望秋潮。
舉目天際識孤鴻,樓亦空空,人亦空空,秋水一望斷人腸。
《別離》
月下梧桐鳥翅揮,臺階青蒼映瑩暉。
樹間雙翼東西坼,亭中疊袖各自別。
曾經(jīng)誓言共此時,而今天涯誰心切。
星疏影斜未落淚,明朝慘陽何人歸!
《虞美人·風(fēng)過無痕》
風(fēng)過無痕心有痕,落雪悄無聲,枝頭未放梅苞冷,卻是花開花落又一春。
燕去人跡樓已空,雜草滿窗扃,龍蛇筆狂任蒼雄,誰奈物是物非任西東。
《馬巍懷古》
紛紛紅塵世事休,幾多風(fēng)雨幾多憂。
不入情門不知誤,千載因果千載愁。
灞陵傷別楊柳岸,馬巍遺恨明月秋。
至此一轉(zhuǎn)劫難道,未有老聃與青牛。
《踏莎行·洞庭》
秋涼如月,淡照如約,白葉翩飛如鵝雪。愁人自當(dāng)相忘卻,可嘆心中三魂缺。
風(fēng)吹移影,魄滅六音,孤身單形悲無際。洛陽暮里洛陽人,白水繞沙繞傾城。
《千秋醉》
滄桑還魂千秋醉,一夢悲醒萬古垂。
坐地觀天星河瀚,嚴羅棋布時不追。
咸通心意雙歸去,奈何孤影映余暉。
總是清秋離人淚,化作濁酒漫樽杯。
《春正好》
揚帆駛?cè)虢,清風(fēng)微拂綠鮫綃。
綠云兩岸蔭微涼,正是蘇杭又一春。
亭臺階階蔓延苔,鳥雀呼晴窺侵曉。
抬頭微覺世不倦,三千花落誰知了。
《莫離殤》
佳人月,盼流年,寒冬吹過飄搖雪,未掩長亭送別時,渺渺落淚破鏡缺。
流離子,拂袖去,一籌江雨半思緒,形單悲影孤寂時,念念何時重圓續(xù)。
《匆離別》
風(fēng)花吹落柳殘枝,相逢一面未曾識。
浮蓮出水還滌清,樓空不復(fù)故人情。
悠去長空萬里云,思緒飄渺聲聲續(xù)。
散開別意光陰逝,未曾有負彼時心。
《減字木蘭花·念》
陰風(fēng)微撫,白浪千淘沙似錦。唯獨心落,勝雪年華輕飄過。
古槐輕搖,細雨華傘人輕笑。難忘真情,千金難買一瞬心。
《銀鱗》
百世輪回只為見紅顏一面
千次回眸卻換得一絲殘念
萬般景象終化成悲喜半簾
一朝陌路凌落于市井之間
《酬江月》
離離靜水江中月
迷迷烏天園失缺
愁煞旅人堪風(fēng)景
又問佳人幾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