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毛惠民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文博專業(yè)。他自幼愛好廣博而于書藝法情有獨鐘,初習唐楷,專攻顏體,后上朔北碑、漢隸,鐘鼎大篆,在復旦求學期間深得王蘧常、周谷城、張森、周志高等諸多名家親自指點。 1986年天水放馬灘秦簡出土,毛惠民有緣參與了天水秦簡的征集,挖掘,保管之全過程,在整理過程中,深為秦人墨跡的獨特風韻所震撼,從此潛心研究,朝夕臨摹。探討天水秦簡書風及源流的專論《從天水秦簡看秦統(tǒng)一前的文字及其書法藝術》在1990年《書法》雜志第四期刊出,是我國從書法角度研究天水秦簡的第一人。為了更深發(fā)掘秦簡書法藝術寶藏,毛惠民站在歷史的長廊中,溯源于舊、新石器時代樸拙之意,忘情于夏、商、周銅器厚重之態(tài),暢神于秦漢之雄風,留戀于盛唐之典麗,從秦簡書體入手,苦研古文字學,經(jīng)十余載艱辛求索,終鑄成跡簡意遠,深邃古雅,耐人尋味的獨特書體——簡古體。毛惠民先生的 簡古體胎息于大篆,涵魯公之寬博雄偉,融秦簡之率意天真,行筆輕松自如,書風古樸自然,其作品先后被多家文博單位、著名館室、寺觀廟宇收藏或刻石。
甘肅著名書畫家、黃賓鴻大師的高足董晴野先生對毛惠民的評價是:“我認為毛惠民的簡古體書法是來自于他那真誠而堅定、頑強執(zhí)著而又純樸無華的個性中。體象率真、涵古而不泥古,有一種感人的親和力,便是毛惠民書法藝術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