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陳立忠,號三丁書屋主人,福建汀州清流縣人,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協刻字研究會副秘書長,刻字芑術創(chuàng)作基地執(zhí)行副主任。經歷坎坷,飽嘗滄?嗤矗8歲時成為學堂里最小的寄宿生,在砍柴,放牛,開荒,種田中度過兒時讀書生活;18歲成為人民公社赤腳農技員.19歲有幸當上公社團委書記,23歲調團縣委;25歲不幸患上癌癥,―次次住院化療,時間在忍受病痛中流逝,卻更加蔭發(fā)起進入自幼恣情熱愛的書法圣地。
終提筆吉練,從柳體到《蘭亭序》,后愛上時下學書人大多避而遠之的《鄭文公碑》,轉眼十幾年。
生存在邊遠山區(qū)的我,受外界影響不多,又因人生的特殊經歷,磨去了對功名利祿的引力,對熱鬧的書壇無趣跟風。但喜改碑帖兼容的一路書風,并一直努力探尋自己的審美理想,力求自成一體,獨樹一幟。
有共同愛好的書友說;我的字借助柳公權的結體,用蘭亭帖養(yǎng)韻,取《鄭文公碑》強筋骨的用筆,并有機結合,耐人尋味;還說字如其人,我的字就像歷經風雨侵摧卻頑強抗爭的老樹干枝,有蒼勁剛強的形態(tài)美;雖是楷書,但運筆形斷意連,血脈流通,自然古質,中國人百折不悔的精神寓意融合在每個字里。
有幸得一蓍名書法家點評.功力渾厚,技法嫻熟,從用筆,結體到章法,不為哪家哪體,一切求自然。2004年即興投稿至某報,得評語:“好”!從作品中看得出來,書者是性情中人,所書沉穩(wěn),老辣,全無浮躁之氣,實屬難得,書者至少在50歲以上,其實當時才45歲,,心中感悟,怡然自足。
1999經市書協推薦參加省首期刻字講習班,在陳秀卿老師的感召下,從此一發(fā)不可收。作品先后人展第,四,五七,八屆國展,首屆全國電視書法大賽入選獎;第五,八屆國際交流展,首屆國際(韓國)刻字大展賽,天津濱海漢古國際刻字藝術精品邀請展,并多次發(fā)表干《書法導報》等刊物。論文參加省首屆,二屆研討會并入集,其中《芻議現代刻字鑿痕美》一文被選發(fā)于2002《書法導報》,文中觀點得到了權威專家和刻字界同道的認可和實踐
前輩說我是“蚌病成珠”,在心里,在靈魂深處。感謝祖國,感謝時代,一顆感恩的心會讓我在書法藝術的道路和奮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