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簡介
約1400年左右,爪哇麻喏巴歇王國派強大艦隊入侵單馬錫,他流亡出來,最初居住在麻坡,后到馬六甲,聚集力量,恢復其統(tǒng)治。1405年,他在馬六甲穆斯林商人的支持下,宣布脫離遏羅而獨立,遂稱伊斯坎達爾·沙,成為馬六甲的第一代國王。他原信奉印度教,晚年改奉伊斯蘭教。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在1408年第二次和1412年第三次下西洋時均到馬六甲,正值拜里迷蘇刺在位時。馬歡撰《瀛涯勝覽》載馬六甲時謂:“國王國人皆從回回教門,持齋受戒誦經(jīng)。其王服用以細白番布纏頭,身穿細花青布長衣,其樣如袍”。1405年拜里迷蘇刺遣使隨中國官員尹慶到明朝納貢,據(jù)《明史·滿刺加傳》稱:拜里迷蘇刺“遣使隨慶入朝供方物。(永樂)三年九月至京師。帝嘉之,封為滿刺加國王,賜誥印、緡幣、裘衣、黃蓋,復命慶往”。另據(jù)《明會典》載,1411年拜里迷蘇刺率妻室、陪臣計540余人來中國訪問,所貢禮物有40余種。除“正貢外,附來貨物皆給價,其余貨物許令貿(mào)易”。拜里迷蘇刺在馬六甲統(tǒng)治約9年,使馬六甲成為繁榮的商業(yè)國家。他于1414年去世,由其次子穆罕默德·伊斯坎達爾·沙繼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