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譚廷襄(?—1870),字竹崖,山陰(今紹興縣)華舍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刑部主事、郎中、順天府尹、刑部侍郎等職。咸豐六年(1856),出任山西巡撫,仍在直隸辦理海運。因漕米改折解款之功,升任直隸總督。任時,遇轄縣東明縣城被水沖塌,水泛成災,上奏建言擬籌款堵御,并賑撫居民,準行;又以直隸鹽梟充斥,害民損財,奏請從嚴辦,得旨。七年六月,永定河漫溢,廷襄一面嚴懲防護不力官吏,一面上奏自責其罪。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英法聯(lián)軍合陷廣東,廷襄奏請清廷封貨閉關,恩威并用。朝廷以海運在途,激之生變,虛聲無實益,不允。八年,天津?谟型鈬側,奉旨赴天津偕倉場侍郎崇綸密陳?谇闆r。疏言俄與英、法、美各國情形雖殊,其心則同一叵測,應關注俄國動態(tài)。
履歷
英法聯(lián)軍北犯天津大沽口,廷襄密陳“天津郡城,無一日之水,無隔宿之糧,城外廛肆毗連,河路錯雜,戰(zhàn)守兩難,不得已仍行議撫,但使津郡能羈縻一日,京師則籌備一日”;及“臣與津存亡自誓已久,非敢以言撫為退縮求生”為理,力主和議,不為戰(zhàn)守,致使大沽炮臺失守,迫簽《天津條約》。被大臣僧格林沁參劾,“上責其恇怯無能”,被革職充軍。咸豐九年釋回后,以三品頂戴署陜西巡撫,督辦陜西團練。十一年,賞二品頂戴補授山東巡撫,兼署河道總督。
清史記載
時曹州、東昌等地,捻黨、幅軍、長槍會等會黨紛紛起義,帶兵馳赴茌平督剿東昌、臨清等地農(nóng)民起義軍,獲勝;適宋景詩率領的捻軍搶渡運河,進逼省城,廷襄命營總烏爾貢扎布進剿,大破之。九月,命督辦山東團練,請于山、湖兩路扼要嚴防,以御外侮,上準其奏。十一月,御史曹登庸劾廷襄濫保屬員,上命僧格林沁查奏,以委用非人,降三級留任。時山東州縣積年虧空71萬余兩,請飭查清理,得旨允行。同治元年(1862)三月,派軍鎮(zhèn)壓馬傳山等農(nóng)民起義軍。二年,鎮(zhèn)壓捻軍,生擒起義首領楊蓬山、張全堂。三年,任刑部右侍郎,后改工部、戶部侍郎。四年后,歷任會試副考官、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湖廣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九年四月病卒,追贈太子少保,賞給陀羅經(jīng)被,賜祭葬,謚號端恪。
捻軍讓我升官
我是譚廷襄,浙江人,我想說兩個話題,一是關于大沽炮臺失守的反思,一是捻軍對我政治生涯的幫助。
當時,英法聯(lián)軍北犯天津大沽口,我密陳"天津郡城,無一日之水,無隔宿之糧,城外廛肆毗連,河路錯雜,戰(zhàn)守兩難,不得已仍行議撫,但使津郡能羈縻一日,京師則籌備一日";及"臣與津存亡自誓已久,非敢以言撫為退縮求生"為理,力主和議,不為戰(zhàn)守,致使大沽炮臺失守,迫簽《天津條約》。僧格林沁參劾我,"上責其恇怯無能",被革職充軍。
這就是我的倒霉的地方,我覺得吧,打不過就別打,大家也知道,那時的軍事裝備差異實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怎么打呀?所以,我就主張議和,免得生靈涂炭。
革職充軍后不久,咸豐九年釋回后,以三品頂戴署陜西巡撫,督辦陜西團練。十一年,賞二品頂戴補授山東巡撫,兼署河道總督。時曹州、東昌等地,捻黨、幅軍、長槍會等會黨紛紛起義,帶兵馳赴茌平督剿東昌、臨清等地農(nóng)民起義軍,獲勝;適宋景詩率領的捻軍搶渡運河,進逼省城,我命營總烏爾貢扎布進剿,大破之。九月,命督辦山東團練,請于山、湖兩路扼要嚴防,以御外侮,上準其奏。十一月,御史曹登庸劾我濫保屬員,上命僧格林沁查奏,以委用非人,降三級留任。時山東州縣積年虧空71萬余兩,請飭查清理,得旨允行。同治元年(1862)三月,派軍鎮(zhèn)壓馬傳山等農(nóng)民起義軍。二年,鎮(zhèn)壓捻軍,生擒起義首領楊蓬山、張全堂。三年,任刑部右侍郎,后改工部、戶部侍郎。四年后,歷任會試副考官、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湖廣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九年四月病卒,追贈太子少保,賞給陀羅經(jīng)被,賜祭葬,謚號端恪。
真是宦海沉浮,機遇天佑,跌倒了,我又爬了起來!
謝謝!
乾隆:官迷!老油子譚廷襄!你應該屬于那種沒有價值觀的人,也沒有民族氣節(jié),更沒有愛國情操,只有得過且過、保住高官厚祿的自私想法,要說國家的蛀蟲啊,你就是蛀蟲的代言人!
咸豐:My god!沒想到這樣的人物,后來又起用了!真是"一切皆有可能"啊。
譚廷襄:兩位評委都這么說我?嗚嗚嗚……
(這位竟然到現(xiàn)在都沒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的地方,趴在講臺上哇哇大哭起來)
光緒:茍且偷生比叛徒更可惡!侍衛(wèi)!送譚廷襄到咔嚓司。
。▋蓚彪形大漢沖上了講臺……譚廷襄的哭聲漸行漸遠)
補充資料:譚廷襄(?-1870),字竹崖,山陰(今紹興縣)華舍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刑部主事、郎中、順天府尹、刑部侍郎等職。咸豐六年(1856),出任山西巡撫,仍在直隸辦理海運。因漕米改折解款之功,升任直隸總督。咸豐六年十二月以陜西巡撫署理,八年三月實授,六月革職。任期一年零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