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者勒蔑,又作者勒米、哲理,兀良哈氏,蒙元帝國名將,與哲別、速不臺、忽必來并稱為成吉思汗麾下“四狗”。者勒蔑自幼便服侍鐵木真,曾經(jīng)多次營救其于危難之中,深受信任,被稱為“有福的伴當(dāng)”,鐵木真稱汗后,封者勒蔑為千戶,十大功臣之一,擁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quán)。
1人物簡介編輯
者勒蔑,蒙古兀良哈氏,札兒赤兀歹之子,速不臺之兄。 居不兒罕山(肯特山)地區(qū),與蒙古部為鄰。自幼侍從鐵木真,多有功勞,被鐵木真譽(yù)為是“有福慶的伴當(dāng)”。曾相隨逃避蔑兒乞人追擊。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鐵木真即蒙古部汗位時,者勒蔑與博爾術(shù)同被封為眾官之長,參與運(yùn)籌,隨從統(tǒng)一蒙古各部,以果敢善戰(zhàn)著稱,有“飲露騎風(fēng)”之美稱,屢救鐵木真于危難之中。嘉泰二年(1202年),者勒蔑在與泰赤烏部作戰(zhàn)中,搭救受重傷的鐵木真。翌年,孤軍斷后,截?fù)艨肆也窟M(jìn)攻,掩護(hù)鐵木真撤退。四年,充先鋒,與乃蠻部作戰(zhàn)。
開禧二年(1206),蒙古國建立,者勒蔑封千戶長,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quán)。與者別(哲別)、速不臺、忽必來并稱“四勇”。
其后裔分布在喀喇沁左翼,喀喇沁旗與建平縣一帶。
2史籍記載編輯
《新元史·者勒蔑傳》[1]
者勒蔑,兀良合氏。父札兒赤幾歹,與烈祖有舊。太祖初生,札兒赤幾歹以貂鼠里袱獻(xiàn)。時者勒蔑亦在襁褓,言于烈祖,請俟長大為太祖服役。及太祖娶光獻(xiàn)皇后,往見王罕于土兀剌河,歸至不兒罕山,札兒赤兀歹率者勒蔑來附,者勒蔑與博爾本及太祖弟別勒古臺從太祖避蔑兒乞之難,捍御甚力。后者勒蔑之弟察兀兒罕亦慕義歸于太祖。
太祖稱汗,命者勒蔑與博爾本為眾怯薛長。太祖與泰亦幾赤戰(zhàn)于斡難河,頸瘡甚,者勒蔑吮其血,至夜半,太祖始蘇,渴索飲。者動蔑裸入敵營,挈一桶酪返,來往無覺者。調(diào)酪飲太祖,遂愈。太祖問:“何為裸入敵營?”者勒蔑日:“我如被擒,便謂本欲來降,事覺,解衣就戮,乘間得脫走。彼必信我言,而用我,可以盜馬馳歸!碧婕螄@之。自是人稱為者勒蔑烏該。烏該者,譯言大膽賊也。及王罕來襲,太祖分軍于卯溫都赤山,以者勒蔑為前鋒,敗之。太祖攻乃蠻太陽罕,以者動蔑與者別、忽必來、速不臺為前鋒,一戰(zhàn)擒之。
太祖即皇帝位,大封功臣,授者勒蔑千戶,赦罪九次。其子也孫帖額為豁兒赤千人之長,者勒蔑弟察兀兒孩亦授千戶,太祖使為哈薩兒使者,偽請降于王罕。事具《王罕傳》。者勒蔑與者別、忽必來、速不臺同以驍悍名,又歸附獨(dú)早,以先卒,故功名不及者別、速不臺之著。
3影視資料編輯
包海龍扮演的者勒蔑,是由王文杰導(dǎo)演的30集歷史連續(xù)劇,斥資六千萬,完整地展現(xiàn)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tǒng)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dá)80余年。全劇忠實(shí)于歷史,不僅表現(xiàn)了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也對他的殘酷和獨(dú)斷如實(shí)反映。本劇于2000年拍攝,2004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