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資料
通曉《毛詩》,研習(xí)《三禮》。為人素來清靜淡泊,生性不喜追求名利。在 蜀漢時,初為郡 功曹,處理事務(wù),皆按律法,頗得大體。益州 征辟他為從事,進(jìn)升尚書左選郎,調(diào)任 秘書郎,與郤正同。當(dāng)時 蜀漢的州府 書佐的職位品級和郡府的 功曹相當(dāng),而州府的從事則與 尚書臺的 郎官相當(dāng);蜀漢特別重視 察舉制度,為官的人雖然歷任朝廷要職,仍然還可以被舉薦為秀才、孝廉,仍可到州郡擔(dān)任高級官員。景耀末年(263年),郡府請求推薦他為孝廉。晉統(tǒng)一巴蜀后, 梁州新建,聘請他為 別駕從事,又舉薦他為秀才,歷任廣都、新繁縣的縣令,政績優(yōu)異。因性情清秀召入朝為散騎侍郎,朝廷對他待以 宗室之禮。最后因病辭職。后在家被授予漢嘉太守,前來道賀的人不斷,他堅決辭讓,拒不上任。安心閑居,清凈淡雅,謙遜自守,常說:“世上的人不去追求道德而忙著追名逐利。像我這樣的人,可以說才稍微有點值得榮耀的東西!苯袒l(xiāng)里,凡事以恭敬為先。六十五歲時在家中病逝。其子司馬尊、司馬賢、司馬佐,都有令問美德。
歷史記載
《華陽國志》:
司馬勝之,字興先,廣漢綿竹人也。學(xué)通《毛詩》,治《三禮》,清尚虛素,性!静弧繕s利。初為郡功曹,甚善綱紀(jì)之體。州辟從事,進(jìn)尚書左選郎,徙秘書郎。時蜀國州 書佐望與郡功曹參選,而從事侔臺郎;特重察舉,雖位經(jīng)朝要,還為秀孝,亦為郡端右。景耀末,郡請察孝廉。大同后,梁州辟 別駕從事,舉秀才。歷廣都、新繁令,政理尤異。以清秀征為散騎侍郎,以宗室禮之。終以疾辭去職。即家拜漢嘉太守,候迎盈門,固讓,不之官。閑居清靜,謙卑自牧。常言:“世人不務(wù)求道德,而汲汲于爵祿。若吾者,可少以為有余榮矣。”訓(xùn)化鄉(xiāng)閭,以恭敬為先。年六十五,卒于家。子尊、賢、佐,皆有令德。
歷史評價
1.漢嘉克讓,謙德之倫。《華陽國志·后賢志》
2.自言:世人不務(wù)求道德,而汲汲于爵祿。若吾者,可少以為有余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