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畢詩雖不以詩名,而音節(jié)頗清亮;又曾與李攀龍相贈答,故流派與之相近。卒于明穆宗隆慶初年。著有《石龍庵詩草》四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1518—1567)字以言,別號龍川,上虞下管人。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遷郎中。俺答薄京師,既退,詔詢制敵之策;學(xué)詩憤然道:“大奸秉國,亂之本也!”因極劾嚴(yán)嵩、嚴(yán)世蕃父子大奸柄國、奸貪異甚、釀成寇患之奸狀,請求罷免嚴(yán)嵩父子,帝覽奏感動,卻遭方士陶仲文讒毀中傷,下獄削籍。隆慶初,起南京通政參議,未赴卒。贈大理寺少卿。畢詩雖不以詩名,而音節(jié)頗清亮;又曾與李攀龍相贈答,故流派與之相近。卒于明穆宗隆慶初年。著有《石龍庵詩草》四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生卒見《石龍庵》先祖龍川公行略:生正德丁丑(1517)十二月十五日,卒于隆慶丁卯八月初九日。
畢詩雖不以詩名,而音節(jié)頗清亮;又曾與李攀龍相贈答,故流派與之相近。卒于明穆宗隆慶初年。著有《石龍庵詩草》四卷,《四庫總目》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