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他天生一副好身板,十三四歲時,就比一般成人個高,且腰圓膀?qū)?身強骨壯,十六七歲時,力氣就超過常人,成為附近有名的“大力士”。開始練武先是舉石礅、扛碌碡、耍棍棒、拿大頂。后拜昌邑城里的武術(shù)教習(xí)夏勝魁為師,從此武藝大進。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拐子流星無一不學(xué),十八般武藝樣樣拿得起放得下。為了應(yīng)試,恩師還為他量身打造了腰刀、樸刀,尤其是那把百余斤重的大刀,成了他最得意的練武器械。
故事
同治十年(1871年)宋兆法赴試萊州府武科,旗開得勝考中生員。此后他更加勤學(xué)苦練,每天聞雞而起,日落不止,晚上還時常挑燈夜戰(zhàn)。光緒八年(1882年)赴鄉(xiāng)試考中武舉。后在鄉(xiāng)人的資助下,去京城應(yīng)試,在高手如林的考試中,毫不畏懼,沉著應(yīng)戰(zhàn),贏得武進士及第。殿試中前場比試馬步弓箭,棍棒劍槍,鞭锏斧錘,宋兆法件件領(lǐng)先。最后一項是使一把180斤重的超號大刀,此種兵器一般人莫說是揮動,就是用盡渾身力氣也難以拿起,而在宋兆法手里,卻是上下飛舞,旋轉(zhuǎn)如風(fēng),一時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不料在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大刀突然失手落地。宋兆法急中生智,不慌不忙飛起一腳,將刀踢起雙手握住,繼續(xù)進招,如同戲臺上的“踢槍”。這樣一來不僅未露出破綻,反而錦上添花。主考官一時也弄不清是哪一派的工夫了,忙問“所用何功?”宋兆法從容答道:“燕子戲水而已!”由此一舉奪魁。被點為丙戌科武狀元。慈禧太后親賜花翎頂戴,封為御前頭等侍衛(wèi),并賜“慶延云祁”燙金大匾,以示嘉獎。后被選任山西平陽參府正堂。光緒廿一年(1895年)改授太原總兵。宋占魁一生耿直忠厚,為官廉潔清正,深受官兵及百姓愛戴。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病逝于任上。死后沒留下什么家產(chǎn),只有御賜匾額和蓋有狀元印的八聯(lián)條幅,再就是他生前用過的盔甲、刀槍及衣物等。其事跡一直為家鄉(xiāng)人們所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