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史學遷,字惟良,明萬歷辛卯鄉(xiāng)薦,壬辰進士。今唐興鎮(zhèn)東關史家圪垯人。
史學遷初為直隸威縣知縣,勤政愛民,寬宏大量,后調任河南滑縣知縣。由于體恤百姓,懲處邪惡,嚴格執(zhí)行各種制度,任監(jiān)察御史后,曾被朝廷派遣到湖廣一帶巡視屯田,到北直、山東、河南、四川、陜西等地監(jiān)督地方民政與軍政,并在江南各地督辦學務。他對各地官員不廉潔奉公的行為深惡痛絕,以滿腔正氣,嚴加懲處。對有才能的人極力向朝廷舉薦。他舉薦的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進士楊漣,在任常熟知縣時,愛民如子,廉潔奉公,并彈劾奸臣魏忠賢24大罪狀,被逮捕殺害,崇禎皇帝即位后為其平反謚忠烈;舉薦的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進士張銓,沁水人,任御史,曾巡視陜西、遼東,被敵軍攻破城池后,寧死不屈,卒謚忠烈。史學遷待弟弟史學光非常友愛,并建“怡怡堂”與弟同居,好友多賦詩贊美他的德行。他憂慮翼城古代禮制久廢,編有《四禮圖》,又著有《四書心言》、《麟經(jīng)三易草》等書。史曾在吏部尚書趙南信遭到奸臣魏忠賢謀害時與其通信,痛斥魏閹當?shù)溃魏诎,反映了他關心國是、憂讒畏禍的心情。他曾修東山煤道,即下石門村東菩薩崖前石路,當?shù)厝藶榧o念他,刻其像以記之,吉廷彥所賦《石蛙歌》中有“登臨絕頂覽勝景,史公遺像古壁留”的贊句。他還建石牌坊,修陵下橋,留有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