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949年從重慶北上武漢,參加中南區(qū)京劇院小京班任主演。這期間受到過麒派大弟子高百歲、陳鶴峰和董俊峰,楊派武生高盛麟的指導。 1950年到青島光陸大戲院演出,拜周信芳內(nèi)弟劉奎童為師。劉為其取名“小麟童”。此后,小麟童帶師學藝到濟南、天津、北京演出,在北京成立了“小麟童京劇團”,他的演出一時轟動京城。 1953年,年僅13歲的小麟童率團闖入上海灘,竟然與周信芳、唐韻笙、李如春等前輩同演包公戲,又唱紅了大上海。
1986年他定居遼寧鞍山,1992年以《走麥城》榮獲“梅蘭芳金獎”。但是自2002年退休之后,他幾乎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培養(yǎng)自己的接班人。 2008年應邀赴上海參加流派班傳授麒派技藝,2011年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從藝70周年專場演出。
現(xiàn)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鞍山市政協(xié)委員。
藝術特色:小麟童先生有著極深的武生功底,是麒派老生中難得的文武全才。尤其在《戰(zhàn)潼臺》這出戲中,小麟童將許多高難度的武生技巧都運用進去,展示出其驚人的舞臺魅力。
代表作:《徐策跑城》、《戰(zhàn)潼臺》、《走麥城》、《華容道》、《坐樓殺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