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解放后參加了天津市河北區(qū)文化館演出隊,后脫離舞臺,下放工廠,1961年參加了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天津分會主辦的時調專場,演唱了傳統(tǒng)曲目《喜榮歸》(由盲弦?guī)熂诹x、胡宗巖為其伴奏),中間兩次漲弦,劇場效果火爆異常,這也成為趙小福解放后留下的唯一錄音資料,1962年她參加了天津市第一屆“津門曲薈”,在時調專場上演出了姚惜云整理改編時調《責婢》(由吉宗義、吉洪林、李元通伴奏),上世紀80年代賈立青采訪了年近八旬的趙小福,采訪報道收錄了賈立青所著的《曲壇漫步》一書,成為研究趙小福生平藝術的第一手資料。
趙小福以演唱【靠山調】為主,她嗓音高亢嘹亮,行腔婉轉動聽,在名弦?guī)煴R成科的輔助之下,她對傳統(tǒng)的【靠山調】唱法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她的演唱區(qū)別于姜二順、高五姑所演唱的“大口”【靠山調】,以細膩、柔美著稱,被稱為“小口”【靠山調】
趙小福之后的時調藝人大多私淑她的“小口”【靠山調】的唱法,1953年 王毓寶和弦?guī)熛規(guī)熎铠P鳴,在趙小福唱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正式定名為“天津時調”,趙小福和弦?guī)煴R成科作為時調改革的先驅者被載入史冊。
主要作品
解放前她在百代、勝利、高亭、昆侖等多家唱片公司灌制了大量唱片,成為時調演員中灌制唱片中最多的一個人,主要有:
百代公司:《秦樓悲秋》、《妓女五更》、《叉桿解獄》
勝利公司:《叉桿解獄》、《秦樓悲秋》、《喜榮歸》
昆侖公司:《后續(xù)三更》《學熱客》《人辰十謠》
高亭公司:《反挑眼》《雙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