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王兆畿,字光邦,清光緒卅三年(1907)七月廿一日生于安溪縣崇信里產地鄉(xiāng)(今西坪鄉(xiāng)平原村)。父王守誠,壯歲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經商,晚年還鄉(xiāng)家居。兆畿童年在鄉(xiāng)就學,后讀集美師范,民國15年(1926)畢業(yè)時,正當國民軍從廣東出師北伐,他加入國民黨,并受命籌備安溪黨務。旋任同安縣立牖民學校校長,后轉任同安縣立中學教職。
抗戰(zhàn)軍興,廈門淪陷。兆畿棄教從戎。30年秋,任軍統(tǒng)局閩南站副站長,設“敵后工作實驗室”和“粵東工作聯(lián)絡室”,專門負責金廈、浯嶼、南竿塘和粵東等地的敵后工作。并成立廈汕海上行動隊,加強海上監(jiān)視活動。還增設泉州潛伏組、臺灣準備組、潮汕組,加強對日寇在廈門?栈顒拥谋O(jiān)視。10月,派行動員汪昆、蘇群英在廈門大中路,暗殺日本派駐廈門的情報頭子兼《全閩新日報社》社長澤重信。事后,蔣介石頒給海陸空軍獎章。
33年夏,兆畿任軍統(tǒng)局閩南站站長。他擴充人員設備,加強活動,且派陳連茂、何水道為國民黨陸軍一○七師情報室正副主任,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其反共特務活動也加緊進行。這年里,先后在泉州秘密殺害中共地下黨員黃永妙(曾任同安縣委組織部長),在漳州中山公園及崇正小學發(fā)現(xiàn)進步傳單,疑是教員林家費所為,即把林逮捕,并在解省途中,以企圖逃跑為名,將林槍殺。他把漳州河下街一間平房,作為逮捕人犯的場所,被逮捕的人常在深夜被押往南山,秘密勒死埋葬。兆畿反共有功,曾獲蔣介石嘉獎。
抗戰(zhàn)勝利后,閩南站從漳州遷回廈門。兆畿任“金廈肅清漢奸委員會委員兼調查組長”,接收一批敵偽財產。35年春,福建成立了軍統(tǒng)總站“閩南站”,改稱“閩南分站”。是年6月,“軍統(tǒng)局”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閩南分站”就此告終。兆畿獲準離職,在廈門創(chuàng)辦《立人日報》,旋被選為廈門市參議會參議員。35年,兆畿回安溪與林泗水競選國民大會代表,結果獲勝。在此期間,他為家鄉(xiāng)文化社會事業(yè),提出一些有益建議。1949年10月,廈門解放前夕,兆畿挈眷往臺。(在臺四十年情況未詳)
1989年6月,兆畿偕妻赴美探視子孫,9月19日在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