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3歲入嵐城高級小學就讀,各科成績優(yōu)良,尤其擅長作文,曾賦《故鄉(xiāng)》詩贊美家鄉(xiāng),因詩意佳麗而博得老師和同學贊揚。1931年考入本縣師范學校深造,受袁進恩、鞏固等進步教師的影響,常讀《向?qū)А、《生活周刊》等書刊,開始接受進步思想。1934年畢業(yè),先后在康井窳、東土峪、嵐城等小學任教4年,成績突出,頗有聲譽!捌咂摺笔伦兒,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抗日救亡運動在嵐縣展開。他于1938年棄教投身革命工作,任嵐縣二專署民政科員,晉西事變后,任嵐縣教育科長。1940年,日軍侵占嵐縣平川,實行慘絕人寰的“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革命陣營內(nèi)的部分人員懾于敵人的淫威,妥協(xié)投敵,背叛革命。而他卻于當年12月12日,宜誓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以身許國,堅決跟黨走,誓死消滅法西斯。他深入下去時而發(fā)動群眾“堅壁清野”,時而潛入敵占區(qū),晝夜工作,不遺余力。當時的《抗戰(zhàn)日報》曾稱贊他“誠實忠勇,工作積極”。1941年5月3日,他到靜樂四區(qū)(當時劃歸嵐縣)石門子村開展工作,因叛徒告密,為大股敵包圍而被捕。敵人先是百般利誘,繼則嚴刑拷打,妄圖逼其投降。他堅貞不屈,每日厲聲叫罵不止,并利用敵人逼其寫自首書的機會,奮筆疾書“誓死不當亡國奴”7個大字。敵人無奈,于5月11日將其殘害。臨刑前,他昂首挺胸,凜然屹立,痛斥敵寇漢奸殘暴無恥,歷數(shù)敵人種種罪行,勉勵同胞抗戰(zhàn)到底,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最后高呼口號,含笑就義。晉西北行署聞訊,甚為痛惜,傳令褒揚。晉綏分局組織部在《 抗戰(zhàn)日報》發(fā)表悼念文章,并于是年5月30日隆重召開追悼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