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婚姻家庭
埃莉諾·羅斯福
190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安娜結婚。結婚當時的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還在任職期間,總統親自參加了他們的婚禮。(因為安娜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他們婚后共有五子一女。
個人生平
時間最長第一夫人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同尋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傳統的白宮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為杰出的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載入歷史史冊的。埃莉諾·羅斯福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其關鍵因素之一是她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婚姻關系。
支持丈夫事業(yè)
她作了12年的第一夫人,創(chuàng)了美國歷史之最。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獨立意識、公開講話及作家生涯都是其他第一夫人無法相比的(甚至在美國20世紀的婦女中都找不到與她相比的人)。在此期間,埃莉諾從本質上改變了白宮女主人的傳統形象,成為各種社會活動的積極倡導者、政治活動的熱情參與者、丈夫事業(yè)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伙伴,這種現象是前所未有的,并為后來的第一夫人們所效仿。
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并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丈夫簡介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D.Roosevelt)(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chuàng)下歷史記錄。
地位作用
3、埃莉諾·羅斯福埃莉諾·羅斯福(1884—1962)聯合國外交家,人道主義者,富蘭克林·羅斯?偨y夫人,當時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婦女之一。她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蘭求學。1905年與其遠房堂兄富蘭克林結婚。1945年羅斯?偨y去世后,杜魯門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她對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和通過起了重要作用。
190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安娜結婚。結婚當時的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還在任職期間,總統親自參加了他們的婚禮。(因為安娜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他們婚后共有五子一女。
戴維·科寧斯:20世紀初的美國作家,曾經采訪過哈伍德教授,因表現出色,被派去采訪著名的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并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啟示,寫了一篇名字為《走向生活》的文章。
埃莉諾·羅斯福(Roosevelt,Eleanor)
走向生活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初出茅廬的校報記者去采訪一位前總統夫人,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得到的卻是意料之外的回答。這個記者從羅斯福夫人的話中得到了一個人生態(tài)度的啟示——主動走向生活。
課文篇幅比較長,全文按照“采訪前——采訪時——采訪后”的順序,具體地記敘了校報記者采訪前總統夫人的經過。重點描寫了前兩個部分:一是采訪前緊張的心情和所作的準備,二是采訪過程。第三部分則是概括地說明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雖然筆墨很少,卻是畫龍點睛之筆,具有提綱挈領、總結全文的作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感悟積極準備、大膽應對、廣交朋友、主動走向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二是如果有條件,以“采訪”為拓展點,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側重點仍然是進一步練習“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
引導學生從校報記者的經歷和羅斯福夫人的話中得到人生態(tài)度的啟示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羅斯福夫人的話含義比較深刻,是教學的難點。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tài)度。
3.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建議
1.本課是略讀課文,教學過程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教學時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來進行:一是讀懂課文,了解內容,感悟主動走向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二是再讀課文,了解科寧斯是如何進行“采訪”的,感悟采訪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為綜合實踐作好鋪墊。
2.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悟“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tài)度。可作這樣安排: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按照提示要求自讀課文,至少要讀兩遍;然后指名學生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提示的問題或抓住重點、難點提出幾個問題來共同討論,力求領悟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tài)度;最后讓學生選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如,采訪部分)練習有感情朗讀。
3.本課課外拓展實踐是:如果有條件,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當一次小記者,采訪校長、老師或其他人。為了較好地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讀讀課文,想想、議議科寧斯是如何進行采訪的。通過課文,啟發(fā)學生體會采訪前如何收集材料,作好準備;采訪中如何大膽與陌生人交談,并作好采訪記錄;采訪后如何整理材料,把采訪過程寫下來。然后,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利用業(yè)余時間去當小記者,進行采訪。要把這次實踐活動,作為“走向生活”的嘗試,同時進一步學習收集資料和使用資料。
4.略讀課文教學在字詞教學上沒有什么具體要求,但本課成語較多,可引導學生摘抄,做一些積累。下列詞語解釋,僅供教師參考。
詞語示例
初出茅廬:只剛剛走進社會,或剛剛學會某種技能、本領,還缺乏經驗。
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如饑似渴:好像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形容非常急需。
一干二凈:形容一點也不剩。
成竹在胸:比喻辦事以前,已經有了全面的設想和安排。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別具一格:具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話迅速。
接二連三:一個接一個,連續(xù)不斷。
莞爾一笑:微微地笑。
始料未及:開始沒有預料到。
無拘無束:指沒有過分地約束和限制。
不可磨滅:永遠消失不了。
輕松自如:形容神情和動作很放松,靈活自如。
賦予:交給,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