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光緒八年(1882年)出生于科左中旗巴彥塔拉溫都爾王府,出生即被封為二等 臺吉。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薩拉哈旺珠爾隨父進京觀瞻,光緒皇帝賞戴花翎。同年丁末,春正月庚戍日,得到光緒皇帝的朱批:“命科爾沁多羅郡王那蘭格呼勒之次子二等臺吉薩拉哈旺珠爾在乾清門行走”。清末晉輔國公,國民二年(1913年)令為翎衛(wèi)使輔國公,后晉貝子爵,因排行老二,故稱二爺。
1922年由北京回溫都爾王府后,在巴彥塔拉農(nóng)場六隊遼河對岸修建府第,人稱二爺府。薩拉哈旺珠爾娶札薩克梅倫劉瑞庭之女劉榮華為妻,生有兩男兩女,之前曾與三爺遺孀生一女名包秀榮,后嫁于蒙古軍司令甘珠爾扎布為妻。大女兒包文芝嫁蒙古軍官烏力吉巴雅爾,后一直生活在呼倫貝爾盟,2013年4月去世。長子名阿尤西禮,是年恰逢班禪額爾德尼九世洛布桑巴拉旦業(yè)喜來科爾沁左翼中旗慧豐寺放經(jīng),薩拉哈旺珠爾前去拜求,以缺子嗣哭訴,班禪許諾可得子以安之并予以此名,后因楊倉扎布沒有兒子,被其收為養(yǎng)子,后襲爵十二代溫都爾王。次子旺新,后任內(nèi)蒙古民政廳副廳長,2012年8月在呼和浩特去世。
1929年,嘎達梅林為了反抗出荒到奉天向遼寧省政府情愿,結(jié)果被警察廳逮捕入獄,薩拉哈旺珠爾同情嘎達梅林的保護草原的正義行動,曾去奉天要求釋放嘎達梅林。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賦閑在家,享受著優(yōu)裕而安逸的王公生活,他和夫人劉榮華雖然都是貴族家庭,生活富有,但心底善良,對貧苦百姓有同情心,多行善舉。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科左中旗連年旱澇水災,百姓生活極端痛苦,缺衣短食,掙扎在死亡線上,薩拉哈旺珠爾每遇這種年景,把自家的糧食分給窮人,有一年自家的糧食不夠分,從四平自己花錢買來一百多石小米分給了沒糧戶,劉榮華每年都從娘家要來一兩車衣物分給窮人。
1936年,任科左中旗公署第二任旗長至1939年。末代達爾罕王 那木濟勒色楞出走之前,把旗札薩克大印交給本旗貝子薩拉哈旺珠爾,后來他又交給了他大哥溫都爾王揚倉扎布。
1941年,共產(chǎn)黨地下工作者特木爾巴根被偽興安省警察廳逮捕入獄,并決定進行殺害。薩拉哈旺珠爾不顧個人安危,利用其女婿 甘珠爾扎布的社會關系,將特木爾巴根保釋出來。
1945年8月14日,日本侵略者從巴彥塔拉逃跑,科左中旗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為了維護地方治安旗政府成立地方治安維持會,薩拉哈旺珠爾任副委員長,并送自己的兩個兒子阿尤西禮和旺新參加了革命,抗戰(zhàn)勝利前夕參加了偽軍官學校8月起義,殺死日本軍官,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我黨草原鐵騎十一團組建初期,因為沒有啟動資金,很難開展工作。薩拉哈旺珠爾拿出6塊銀元寶和1000多塊銀元,幫助團里解了燃眉之急。團里缺戰(zhàn)馬,薩拉哈旺珠爾貢獻出40來匹馬。薩拉哈旺珠爾的兩個兒子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在革命隊伍中接受戰(zhàn)爭的洗禮,由舊王公貴族子弟脫胎換骨,鍛煉成長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國家干部。
1947年6月,薩拉哈旺珠爾把他在鄭家屯的全部財產(chǎn)貢獻給 雙遼縣人民政府。
1955年,薩拉哈旺珠爾被選為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政治協(xié)商委員會委員。
逝世日期
1958年,因病在呼和浩特市逝世,終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