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當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康福元滿懷愛國熱情,參加了冀東十四軍分區(qū)五十三團十七連抗日救亡宣傳隊。根據斗爭形勢自編自演了許多宣傳抗日的鼓詞?谷諔(zhàn)爭勝利后,又結合農村土地改革編演了幾十個宣傳減租減息和土地法大綱的曲藝節(jié)目。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有:歌頌夏店大捷的《打死胡歪嘴嚇跑姜子亭》,號召人們參軍保衛(wèi)勝利果實的《勸夫參軍》,號召人們學習文化的《不識字害處多》等,在人民群眾中影響很大。
事跡
1948年春,康福元又返回北京,在各演出場所,除演唱傳統(tǒng)曲目外,多次演唱了他在三河解放區(qū)自編的鼓曲唱段,深得曲藝界同行的稱贊,并受到著名曲藝藝人關學曾、吳寶昌等名家的好評和夸獎。當時的電臺曾多次對他的演唱錄音播放。
1950年,康福元再回三河,與他的老搭檔——著名擂琴藝人沈少明一起,巡回三河各鎮(zhèn)村為農民演唱大鼓書。二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演出中經常即興自編鼓詞,而且,幽默詼諧,風趣動人,帶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因其構思敏捷,臺詞召之即來,故被觀眾贊譽為“康現抓”。這個時期,他創(chuàng)作的曲藝節(jié)目很多,較著名的有:在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中編寫的《鎮(zhèn)反政策講給你聽》,在農村社會主義改造中編寫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就是好》,修建薊縣于橋水庫中編寫的《你家的房子該不該搬》等。這些鼓曲取材于民間,主題鮮明,政策性強,通俗易懂,極易接受。河北省、地、縣的領導,都觀看過他的演唱,都給與了很高的評價。
1955年,康福元被河北省曲協(xié)抽調整理他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但因文革開始,未能成書。手稿也被在文化大革命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兒子燒了。因此,文革中也未受到沖擊。
1958年后,開始與盲人三弦琴師盧永棟合作。曾參加河北省通州地區(qū)文藝匯演,通州劃歸北京又參加唐山地區(qū)匯演,后來又到保定參加河北省匯演,獲得很多獎狀和獎旗。除了變心常新外,他演唱的長篇大書有:《小八義》、《李三娘打水》、《回杯記》、《少英烈傳》及
《三國》、《水滸》部分章節(jié)。
1971年以后,康福元被編入三河縣盲人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那時,他已年過半百、體弱多病,但仍不辭辛苦,肩背弦子走四方,走街串巷開展文藝宣傳活動。在那“八個樣板戲一個作家”的特殊年代,他的京東大鼓演唱,為農村的文化陣地增添了一葉新綠。其間主要唱段有《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送女上大學》等。
1980年后,由于身體多病休養(yǎng)在家,幾乎結束了舞臺演出,只是在村中為愛好者示范教唱。其嗓音仍高亢洪亮,韻味十足,字正腔圓,余音繞梁,充分顯示其深厚功底和藝術造詣。
說明
康福元在其近四十年的藝術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演唱經驗和藝術創(chuàng)作經驗。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鼓詞和二百余首民歌歌詞,曾先后六次獲省、地、縣的表彰和獎勵。為三河民間藝術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