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基本資料
姓名:耿姬
性別:女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漢朝
籍貫:不詳
民族:漢族
身份:漢朝朝政治人物
個人履歷
耿姬的庶出兒子劉祜即位為漢安帝,追尊父親劉慶尊為孝德皇,母親左小娥為孝德皇后,祖母宋貴人為敬隱皇后,嫡母耿姬仍健在,尊為甘陵大貴人。耿大貴人的哥哥耿寶監(jiān)羽林左騎,位至大將軍,侄子耿承襲公主爵為林慮侯,位至侍中。
耿寶附事內寵,與中常侍樊豐、野王君王圣等一起參與譖廢皇太子,排陷太尉楊震,朝野嫌怨。漢安帝崩,皇太后閻姬把耿寶、耿承皆貶爵為亭侯,遣就國,并迫使耿寶在途中自殺,國除。耿大貴人多次為家人求情,漢順帝即位后,陽嘉三年封耿寶的兒子耿箕為牟平侯、侍中,耿恒為陽亭侯,耿承為羽林中郎將。
大將軍梁冀當政時期,耿大貴人去世。梁冀向耿承索要耿大貴人的珍玩遺物,不得,就削除了耿承的爵位。耿承逃走,但不久被抓獲,舉家被梁冀滅族。
耿姓起源
起源一:以地名為姓
商代有君王名祖乙,祖乙繼父河亶(DAN)甲,起初都城設在相地,即今河南省的 內黃縣境。因內黃縣地處黃河下游,河水時有暴漲,河水一漲洪水泛濫,不僅大量莊園被沖毀,黎民百姓難得定居,生命財產時有淹沒的危險,就連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商王祖乙為此整日鎖眉不展,食寢不安,他身邊的賢臣巫賢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王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諱地向他啟奏說:“君主之慮卑職早就洞察,無非是為都城之變遷而已!”祖乙王聽了甚是歡心地說:“賢相既然了解,就該為朕出謀定奪!蔽踪t大臣坦然應曰“聞說西有耿地,位汾陰,那兒一 則物阜民順,二則非諸侯兵家瓜分之地,何不遷耿建都城。” 祖乙聞聽后思謀良久,不久便下了一道通令,把都城一舉從相地遷到耿地。即現(xiàn)在的山西河津市東南二十里的山王村。
而后,次年,由于河患,祖乙由耿遷至邢以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沒有跟隨他南遷,仍然留在了耿地,而將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帶),建立耿國并立祖丙為國君。耿國后人便以地名為姓 ,后來祖丙被尊奉為耿氏之祖,每年的臘月初五是祖丙誕辰,為紀念這位氏祖,擺設柿餅(“柿餅”一詞在晉南發(fā)音:SI BING,有思念祖丙的意思 ).
起源二:以國為姓
周朝建立后耿國滅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帶),重新建立耿國,是為姬姓耿國,春秋時(公元前661年),晉獻公滅耿,原耿國公室后裔逃往他國,以國為姓,是為耿姓。。
后晉獻公將耿地封給趙夙,趙氏后人也姓耿。
起源三: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 清高麗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 清滿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陽。
、 裕固族各爾格茲氏漢姓為耿。
、 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 今滿、蒙古、土家、錫伯等民族均有此姓。